- 自序
- 第0章 引言
- 第1章 运营是什么?
- 第2章 运营之“光”
- 第3章 运营的一些核心技能&工作方法
- 第4章 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
- 第5章 一个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
- 第6章 一个运营人的自省与思考
- 尾声
自序
我认为,或许存在着三种不同维度和层次的“运营”: 第一种,是“微观的运营”。在这个维度上,更多是具体的运营手段,比如说,如何做好一个活动,如何写好一篇推广文案,如何做好一次推广投放,如何管理好一个用户群,等等。在很多公司内部,依据产品类型和团队分工的不同,“微观的运营”也往往会被定义为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等几大工作模块。如果抽象一点看,一切运营手段无非两个导向,一是拉新、引流和转化,二则是用户维系,应该讲,没有哪个产品的运营工作不是围绕着这样两个目的来进行设计的。 第二种维度的运营,则是“宏观的运营”。在宏观层面上,更多关注的是N多具体的运营手段,到底该如何被组织和串联起来,以便更好地作用于一款产品,辅助它的成长。在这个层面上关注的应当是运营的策略、规划和资源分配。 第三种维度的运营,我认为是“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的运营”。 除了面向数据和指标以外,运营的另一大导向,是要面向用户,我们需要控制用户的预期,需要建立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还需要不断去加深和巩固类似的情感联系,不断地打动用户与被用户打动(所谓用户忠诚度,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建立起来的),等等。
运营或许不是非要生拉硬拽地把用户们拉过来,而是要搭建和创造一个环境,让用户们可以更愿意来与你发生互动和玩耍。这个时候的运营,可能不一定非得是强目标和强KPI导向的。
运营是有“光”的,运营做好了,往往既能打动你的用户,反过来又能让你自己得到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0章 引言
如今的互联网世界里,很多产品的体验和业务流程,可能都会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差异不大。于是,决定一个产品是否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可能就会越来越变成了:运营。
我眼中所谓“好的运营”,至少有3~5年以上经验,熟悉内容、用户、活动等各个模块的运营,熟悉各类产品形态,有能力通过各种运营手段的组合拉升一个产品大部分的主要数据,同时还可以做到跟产品间的沟通无障碍,甚至可以出一些简单的产品方案。
运营是一件远远要比推广复杂得多的事。运营首先需要极强的执行力和大量对于细节的关注。但运营又一定不止于执行和细节。事实上,可以把执行和细节做到极致,可能只是一个运营从业者刚刚迈上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级台阶。
运营的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一个极度复杂的决策链条,这个链条上的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满盘皆输。而所有这些决策及其背后的执行,理想状态下,都是依赖于运营的。
运营往往面临的决策和信息极多,要做的事极杂,以至于,作为一个真正可以对产品负责的运营,往往我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从100件事中去除掉98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找出仅有的一两件能成的事来。
未来的这个时代将会越发向互联网从业者们提出新的要求——做产品的一定要懂运营,而做运营的也一定要懂产品。
要做好运营,成为被整个行业如饥似渴、不惜血本地想找的运营,其实不太容易。这既需要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和至少某方面的一技之长(如活动策划),又需要能够理解产品和运营背后的一些规律(比如早期的产品和一个已经成熟的千万量级的产品,运营侧重点一定不同)和各类产品形态背后的本质差异(好比社区类产品和工具类产品的运营逻辑也会有很大差异),还需要具备一些宏观层面的思考能力,可以真正对数据负责。
无论如何,有两件事,我是特别确信的: 1.运营的价值在互联网行业曾经被低估了,直到现在,行业内大多数人对于“运营”的理解仍然是模糊和有偏差的。这一状况终会在未来几年内得到改善,运营在行业中所占据的权重和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高。 2.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我们所反复提到的所谓“好的运营”。这既是行业的运营从业者们当前所渴望的,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需要。
运营的“杂”和“广”带来的现实情况就是互联网行业的“运营人员”从业门槛相对较低,并且从业基数巨大,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每天干的却只是各种纯人工式的体力活,这类工作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所以,他们的薪水必然不会高。
整个行业的发展阶段和需求决定了现阶段整个行业对于研发和产品的刚性需求是更大的。至于运营,整个行业里目前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产品要么就是巨头公司,产品已经成熟,流量和用户均巨大,不太需要运营来发挥多么关键的作用。要么就是创业早期,产品都还不成熟,还没到需要运营来持续发挥作用的时候。
行业里绝大多数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内部多都采用的是一种“产品驱动运营”式的组织架构,从根本上来说,这类架构本身就没有打算给运营人员更多发光发热的机会。这类架构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便真的在运营岗位上有能力很突出的人,他们八成也已经寻求内部转岗去做产品了。
因为运营的从业门槛低,再加上也基本没有什么系统的方法论,这导致大部分运营从业者(尤其是3年以下经验的)基本是不太懂产品的。进而导致他们没有能力去做一些可以驱动产品的事,例如从运营端出发去提出一套可以更好为运营目的服务(例如一套核心用户维护和激励的东西)的需求。于是,更多时候,他们也往往就只能等着被产品驱动和主导,而没有能力去做驱动和主导产品的事。
第1章 运营是什么?
其实,很多运营从业者之所以会迷茫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互联网公司内的运营岗位和运营工作职责是高度不标准的。
就目前而言,互联网行业内相对比较有一致共识的4大运营职能划分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和产品运营。
内容运营其实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围绕着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起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主要关注和解决以下问题: 1.我的内容基础属性是什么?(文字?图片?音频?)需要具备何种调性?(搞笑?段子八卦?深度评论?一手资讯?文艺暖心?)内容从哪里来?(UGC?PGC?) 2.我的内容如何组织和展现?(专题?列表?分类导航?字体?字号?行距?段距?) 3.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做出用户更喜欢看的内容?(内容策划?内容选题?内容如何借势热点事件和人物?) 4.我现有的内容如何能够更容易、更高频地被用户所消费?(内容标题怎么写?好内容如何推送给用户?推送频次如何?推送手段有哪些?EDM?站内信?Push?) 5.我的内容生产如何可以具备持续性?(做活动?稿费?用户激励机制?其他利益交换?) 6.如何更好地引导用户来与我的内容发生互动甚至传播内容?(制造话题?讨论氛围引导?传播机制设计?)
注:EDM营销(Email Direct Marketing)也即:Email营销、电子邮件营销。
用户运营跟内容运营相似,所谓用户运营这样一个分支,其实核心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围绕着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传播以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起来一个良性的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用户有关的数据,如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精英用户数、用户停留时间等。主要关注和解决以下问题: 1.我们的用户该从哪里来?(微博?豆瓣?广告?BD合作?线下地推?人肉?现有用户传播?)如何落实?(BD?付费?渠道建设?产品机制设定?) 2.用户来了之后,我们如何建立和维护我们跟用户间的关系?(多互动?多要反馈?多送礼品?多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3.如何让愿意留在这里玩的用户更多?(分析数据?关注留存?提升留存?关注活跃?拉升活跃?用户积分体系设计?用户激励体系设计?) 4.当用户量慢慢多起来,比如达到几百万的时候,如何增强我对整个用户生态的影响力和掌控力?(如何对用户进行分类?针对每类用户我们应该如何服务和管理?怎样让不同类型的用户之间产生价值关系?如何构建起一个良性可掌控的站内用户模型?) 5.用户如果出现流失怎么办?(分析流失原因?建立流失预警机制?召回?放弃?)该如何召回?(召回策略?EDM?短信?Push?)
注:BD,即Business Development,通常将其称为业务拓展或商务拓展。
活动运营,核心就是围绕着一个或一系列活动的策划、资源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做好全流程的项目推进、进度管理和执行落地。一个活动运营,必须事先明确活动的目标,并持续跟踪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做好活动效果的评估。
产品运营,其实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一系列各式各样的运营手段(比如活动策划、内外部资源拓展和对接、优化产品方案、内容组织等),去拉升某个产品的特定数据,如装机量、注册量、用户访问深度、用户访问频次、用户关系对数量、发帖量等。
其他一些特别的互联网运营岗位: 1.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账号的内容维护、粉丝关注数增长、粉丝维护、活动策划、外部合作对接(如联合活动、互推)等。 2.APP商店推广运营:跟各种应用商店进行对接,完成APP发布、上架等的全流程,做好APP在应用商店的ASO,与各应用商店的负责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各应用商店渠道的推广资源和推广形式(如专题、付费推广位、节日活动、限免、首发)熟悉,甚至对于每个渠道的用户构成、推广效率等都要做到烂熟于心,以便产品有推广投放需求时可以更好地制定推广方案。 3.SEO运营:研究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抓取和排序规则,制定相关搜索关键词匹配策略,结合目前全站内容对网站架构、内容展现形式甚至代码等进行优化,借此在搜索引擎搜索结果页中获得更高排名,从而获得更多流量。 4.SEM运营:分析产品和业务相关的搜索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对相关关键词进行付费广告投放,从而获得更多流量。此外,SEM运营需要结合关键词搜索热度和投放价格等的变化持续对投放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5.广告投放运营/流量运营:分析各广告/流量分发平台(如网盟、hao123、广点通、微信朋友圈广告等)的数据、推广形式和ROI等,结合产品推广需求制定推广策略和方案,并持续调整,优化流量/用户获取成本。 6.淘宝店铺运营:店铺的商品品类管理(如主推什么商品,重点打造哪些爆款等)、商品的上架和下架、商品的基础包装和图片文案设计、推广策划的制定和执行、申请参加各类专题活动(如双十一、聚划算等)、在线客服。 7.编辑:站内内容的筛选、审核和推荐(例如什么内容可以上推荐位),内容的编排、修改和润色加工,重点内容的策划和生产,相关内容专题的策划和制作等。 8.QQ群、小组运营:某个特定QQ群或线上小组的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群内抛话题、组织活动、活跃气氛等。 9.其他运营:一些“歪门邪道”式的运营,典型如:刷量、刷榜、刷评论、各种论坛灌水牛皮癣小广告、群发私信等,类似手段比较伤害用户体验和败人品,建议慎用。
注: ASO:App Store Optimization,应用商店搜索优化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收录排名优化 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营销,就是基于搜索引擎平台的网络营销,利用人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和使用习惯,在人们检索信息的时候将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 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
不同业务类型的产品和公司,运营工作内容的差异: 1.工具类产品 2.社交/社区类产品 3.内容类产品 4.电商类产品:商品和品类、促销活动、推广和流量建设、用户关怀和用户维系 5.平台类产品 6.游戏类产品
在互联网行业中,“运营”这个职能的诞生,来源于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价值构成发生的部分改变。
互联网产品与传统产品间的一个很大不同:除了设计驱动的产品功能和体验,用户参与也构成了互联网产品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参与价值”包含三重含义: 1.用户的使用时间和关注给产品带来的额外价值。 2.在你的产品生态中,用户在互相给对方创造和提供价值。 3.用户因为对你产品的认可,愿意参与到你的产品设计、改善、传播、甚至一些服务环节中为你贡献价值。
任何一项业务,都存在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产品,用户,运营。 任何一个产品,只有在与用户之间发生关系后,才具备价值。无论传统产品还是互联网产品,都一样。 基于业务类型的不同,一款产品与用户间的关系类型会有很大差异。
所谓运营,其实就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起来关系,我们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
“运营”这样一个概念,应当是大于“营销、策划、文案、编辑、策划、传播、用户管理……”这些概念的加总的,因为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些,都只是一种具体的运营手段而已。
要带着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运营,同时更要带着微观和落地的心态去做好运营。就是既要对于运营有一个宏观的理解和认识,又要脚踏实地地能够做好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文案、策划、用户维系等,而不是总是只纠缠于概念,天天计较于我做的到底是用户运营还是产品运营这类无意义的问题。
一个常见互联网公司运营部门的工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制定策略。根据产品形态,产品当前所处的阶段,以及当前一些核心相关数据上面的表现,来制定运营策略。 2.分解指标,规划工作。根据制定的运营策略,进行目标拆分,并根据目标完成向内向外的资源(如运营经费、渠道等)争取和分配,以及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3.执行落地,达成目标。有了策略和具体的规划、资源配备后,在这一步要做的,就是通过文案、活动、事件传播、产品机制设计、用户维系、BD拓展等具体运营手段来达成目标了。 4.监测数据、调整方向。所有计划执行后,作为一个合格的运营,一定要学会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相关用户反馈,并评估运营工作成效,再根据数据和用户反馈寻找潜在问题、潜在产品方向和用户需求等,并将结论代入新一轮的运营工作中去,回到第一步:制定新的运营策略,进入下一个循环。做运营,永远要向迭代去要数据,也要依据数据去做迭代。
普遍来看,似乎“市场”在做的事会比较务虚,比如市场通常会做大量的传播、发布会、事件、活动等,但这些工作最后往往不会被落实到具体的产品数据上。“运营”在做的事情似乎更加务实一点,任何一件“运营”在做的事,一定需要落实到相应产品数据上,比如流量、注册用户量、用户留存率、用户活跃率等。
在传统行业中,从产品出发到触达到用户的过程,通常会经历3个主要环节,分别是用户认知、渠道流通、用户购买。
在互联网行业中,用户与产品之间,可能并非是一种“一次性决策”的关系,因而用户和产品间的触点,也会更多。通常“用户认知”这个环节下的品牌传播、塑造、定位,加上产品“无形价值”的塑造,基本会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市场部更应该关注的工作。而在后面,无论用户转化、使用,还是此后其他用户行为的促进和引导,都是运营更应该关注的事情了,运营需要在所有这些环节中去具体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并把一个足以引导用户完成转化的场景成功搭建起来。
市场所做的一切,都应该瞄准着扩大品牌、产品的用户认知和提升产品的无形价值,比如,发了一篇介绍品牌的软文,被浏览了10万次,但没有形成任何转化,这个事情在市场的角度来看,是有意义的——这确保了这10万个看到文章的用户在下一次具体触碰到可能会使用你产品的场景时,有更大的可能性会想到你。而运营所做的一切,都应该瞄准着具体的用户使用场景或转化场景,所做的一切,也更多都是引导和铺垫,最终目的也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用户转化,提升具体的产品数据。
产品方向和产品形态要决定运营的思路,反过来,又需要运营根据用户反馈和运营需求来决定产品的调整和迭代。
很多产品的长期价值并不是用户一眼就能感知出来的,而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体验才能感知到的。所以,为了让用户得到这个长期价值,我们需要通过运营先去创造出来一些短期价值,以刺激用户愿意先去尝试使用它。
很多产品的长期价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必须借由用户的持续使用和反馈,经过长期优化迭代后才能成立的。所以,要是没有用户的使用和反馈,产品很可能永远无法形成真正的长期价值。因而,在产品的长期价值还不是那么确定的时候,运营需要先通过创造一系列的短期价值让用户能够先使用你的产品。
在面向用户的立场上,一旦产品的长期价值已经特别明确和具体了,这时候运营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包装、策划、营销等一系列手段去面向用户把这个价值传递出去。这时候,运营所要发挥的作用,有点儿近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营销”了。
对于任何一个早期产品来说,“烂”可能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状态,甚至可能是一种必然。这个阶段,恰恰是需要运营发挥作用和价值,维护好早期核心用户,并不断推动着产品来进行更新、迭代和打磨的时候。
产品烂其实一点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产品很烂,但提不出解决方案,或者压根不想去解决和优化,这样的产品,可能就真的留不住用户了。
好团队和烂团队的核心区别,就在于好团队大家互相填坑,而烂团队则是大家互坑。
第2章 运营之“光”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有时只有抱着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秉持着一种“先不论我可能会得到什么回报,让我先来基于我的理解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心态,你才有可能做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对一个运营来说,要是认知和思维意识都还没跟上,直接奔着方法和技巧去,那你很快就可能走火入魔。
一个人若想要做好运营,我觉得可能需要: 1.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如投入产出比意识、流程化&精细化意识、回报后置意识等)。 2.至少一项可以拿得出手、能直接带来产出的运营硬技能(如文案、内容包装&生产、活动策划、用户互动&维系、数据分析&策略制定等)。
一般来讲,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归类到以下两种属性中去: 1.纯粹的职能支持类工作; 2.目标导向类工作。 身处第一种状态,很可能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这种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时间来达成的工作,价值感极低,非常容易被替代。且,无论你干半年还是三年,你可能都没什么成长。 同样是做客服工作,第一种做法: 把客服入口放到产品或网站上,然后,有人来找就应一下,按部就班解答一下问题,没人来找就等着耗着,偶尔可能搞个抽奖交个差,嗯,完事了; 把“客服”看作整个用户体验链条上的一部分,甚至是整个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逻辑下,你的任务可能是借助客服这里所得到的用户反馈去反推你们产品、服务上的一些潜在问题,又或者是要挖空心思给用户制造一些“超出他们预期的体验”,并想尽办法促使他们愿意帮助你去把更多跟你产品有关的信息分享、传播出去。 假如是在第二种做法的逻辑下,你可能会去关注你一周内接收到的所有客服信息,会去把这些信息做一个分类,然后你可能借由归纳分析发现,上来就问你“你们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玩”的人特别多,于是你反推出来,我们的产品设计和表达可能有问题,又或者是产品的新用户引导有缺失,需要补上,并迅速把结论反馈给了产品,借此推动了产品的改进完善。
在效率意识的观念下,你的所有时间及所有在做的工作,可能都是成本。
我过去这一周都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有产出的,哪些事情产出不太够?哪些事情的产出效率尤其高,值得我花更多时间投入?而哪些事情产出不明显,我可能可以完全忽略它?
初级选手和中高级选手们的一个显著差别,往往就是初级选手只会被动做事情,或者是在方向不明的情况下纯靠拍脑袋去行动,但中高级选手们,一定要把事情想清楚,找到目标和更容易有所产出的地方,才会开始投入执行。
运营工作中的很大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如何通过不断思考、判断和执行,找到投入产出比较优的路径和方法,来达成你想要的结果。
很多运营之间的差距,可能不在于硬技能,而在于这个我将要提到的意识,或曰思维模式。
你在过去某些时候的付出和积攒下来的用户认可,总会在某个你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迎来一个小爆发,反哺到你身上为你带来出乎意料的巨大价值。
运营最好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场景和用户关系,比如你在一个自己基本不怎么说话、大家也不怎么认识你的群突然一下丢出来个活动链接,啥也不说就跑,或者发个红包就跑,这个事情其实很像是在纯粹消费别人。假如你跟那群人不熟悉,那是不是至少要有一些铺垫或对应的表达才会更好也更尊重用户?
围绕着做运营,你可以选择相信两种逻辑: 前一种逻辑更加注重回报和约束,是一种“只有……才……”式的逻辑。它是一种从自身诉求出发的逻辑,其核心立场是:只有在我得到了我预期中的某些回报后,我才会考虑提供给你对应的服务或价值。这种逻辑,是强结果导向的——为了一个我想要的结果,可以忽略用户的感受和体验。 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叫作“既然……那么……”型的逻辑,它更多是一种从用户端出发的逻辑,其用户端的核心立场是:既然你已经完成了某件让我认可的事,那么我作为用户理应给予你对应的肯定和回报。这样的逻辑,其实是一种“回报后置”式的逻辑。它更加强调我们专注于给用户创造价值,并相信,当你创造的价值足够多的时候,用户一定会愿意给予你无条件的认可和回报,且这种回报,有时甚至会超出你的预期。
传统运营讲转化,需要以交易达成为中心。 互联网运营讲用户,需要以用户价值为中心。
唯有你创造的用户价值足够多了之后,你才有资格去消耗它一点点。
把我可能得到的潜在回报先丢到一边,而是只专注于为用户们去创造出来一些令他们惊喜的价值,真正把你的用户作为你身边真实的朋友来对待——这样的行事方式终会为你赢得更多的回报。
一个真的能够依靠一个人撬动起成千上万用户们的强烈认同和参与的运营,是必须要具备点儿“回报后置”式的意识和行事风格的。
一切所谓的“牛”,最终都要回归到一个你所认可的“相信”和你所对应的行动上面。
两个在复杂的“不确定”环境下做好运营工作的基本理念: 第一,当你在一个具体项目中面临N多不确定因素的时候,其中往往存在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它可能会成为整件事情可以顺畅发生的核心前提。且,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往往就是“一个基于某种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得到用户真实、自发的认可”。 第二,在一个特别不确定的事情或假设面前,运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去搭建起来一个真实的用户应用场景,并去验证在这个场景下,用户是否会真的产生你所预期的行为。
先瞄准“一个基于某种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得到用户真实、自发的认可”这个点。
在我们日常的运营工作中,带着这种“找出最核心的不确定要素”和“先以最小成本搭建起来一个真实应用场景”的思维去工作,很多时候,能帮我们节省下来巨大的成本,无论是沟通方面的成本,还是实际工作中的投入时间、物质等成本。
很多时候运营在做的事,就像是攒一个“局”。即,设计或假想出来一个最终可以拉动N多人一起参与一起玩一起High的事情,并一步步去让这个事情从假想变得落地。无论局大局小,组局成功的关键,总是在于你要能够一一界定清楚,局内各方的价值供给关系,并在其中穿针引线,优先引入某种较为稀缺的价值,从而逐步让各方间的价值供给关系从最初的假想一点点变为确立。所以,穿针引线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能够找到一个点,实现“破局”。
优秀的运营,找到破局点后,就应该倾尽一切去使之成立。
假如你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你一定需要: 1.爱上“做局”。这里的“局”,不是一个阴谋或陷阱,而是一个可以让N多人一起参与其中并同时收获价值,在N多角色之间实现价值匹配的氛围和状态。典型的,好比一场活动。 2.在任何一个局面前,你一定要先能够找到它的“破局点”,并倾尽全力,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动作(它们往往都必须落实到细节)使之成立和实现。
一个产品,只有长期价值明确和稳定,才具备生命力。
运营其实是一件很有层次感的事情,很多时候,你都需要先做好一些小事,然后再以此为杠杆,去撬动更多大事的发生。
我自己有一个习惯,但凡我在朋友圈、微信群等地方看到有超过3个人都在提一个我此前从来没听过的概念,我就一定会专门抽出来至少30~50分钟的时间,去把这个我从来没听说过的东西彻头彻尾搞清楚。
一个人们存在普遍认知的事物,是往往很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刻成为你的一个“杠杆点”的。以已经过去的2016年3月来说,要是身为一个面向大众用户、需要经常跟他们互动的运营,诸如国足出线、疯狂动物城、阿法狗人机大战、宋仲基撩妹、A4腰等这些事件的各种背景、起源和来龙去脉,你要是连其中的一半以上都不够熟悉的话,我觉得可能会是有点儿问题的——那意味着你的运营弹药库里,货可能偏少了。
尽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典型用户,让自己大量置身于真实用户的真实体验场景下,这样久而久之,你自然会慢慢拥有一种对于你的用户们的“洞察力”。而这样的洞察力,很多时候也会成为一个优秀运营身上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假如你需要短时间内获得对方的注意力,那你可能需要先抛出一个可以让对方大吃一惊、瞠目结舌或十分好奇的观点和结论,瞬间击中对方,然后再去逐一论证你的观点是否可以成立。而,假如你面临着的问题是要说服对方接受一个你的观点,那么你可能更需要先从大量事实和一些细节的刻画出发,通过事实和细节引发出对方的感知、共鸣和认同,再逐步引申出你的结论。
一个优秀的运营和一个普通人之间会存在的一个核心差别,就是优秀的运营拿到一个问题后,会先回归到流程,先把整个问题的全流程梳理出来,然后再从流程中去寻找潜在解决方案。而对普通人来说,则更可能会直接拍脑袋给出解决方案。
对于一个优秀的运营来说,拿到某个具体问题后,一定会遵循以下这样3个步骤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1.界定清楚我想要的目标和结果; 2.梳理清楚,这个问题从起始到结束的全流程是怎样的,会经历哪些主要的环节; 3.在每一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给用户创造一些不同的体验,以有助于我们最终达成期望实现的结果。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你需要具备很强的精细化思维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再换成人话讲的话,就是:你必须要能够把自己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拆解为无数细小的执行细节,并且要能够做到对于所有的这些小细节都拥有掌控力。
你的用户可以被分成哪些类别,对于每一类,在每一个体验点上我们可以使用哪些不同的运营策略和运营手段,当把诸如此类的这些事情切分和做到极致之后,你的运营指标的拉升,其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好的运营,其实是有层次感的,你总是需要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再以此为一个核心杠杆点,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
套用到做人上面,也是一样的——我要是先花大量时间先让自己具备了一项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比如对我来说,这个东西就是写文章),我就可以以此为杠杆,去撬动大量的资源和机会向我靠拢。
一个优秀的运营,脑子里也一定要时刻保持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围绕着我想要达成的结果,当前可能有哪些东西可以成为我的杠杆点?
“做局”这件事,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在搭建一个生态。所谓生态,其实就是一个所有角色在其中都可以互为价值、和谐共存、共同驱动其发展和生长的一个大环境。
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优先要做的事情,应该是让自己具备一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而不是直接奔着方法和技巧去。两者间的关系,好比一个是内功心法,另一个是武功招式,假如内功和心法没有足够的积累,直接就奔着招式去了,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第3章 运营的一些核心技能&工作方法
一个特别特别靠谱的运营在着手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时候,会尽力让70%以上的事情变得对自己是可知可控的,只留下30%的不确定。而一个靠谱程度还没那么高的运营,则有可能正好相反——他会把70%的事情付诸于不确定。
至于如何才能让事情对自己更加可控?答案就是把围绕着一个大目标的所有工作任务都拆分到极细、极具体。
当然,这个可控一定不可能是绝对的可控,一定还存在各种突发的事件和运气等客观因素,所以,你只能尽力做到相对可控。 尽管如此,这种“相对可控”的感受仍然是宝贵的,它会让你感受到你的工作有具体目标和方向,且具有一系列可行的方针和策略。找到这种感受,你才不会产生那种一个人对着一个几万粉丝的KPI、做着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管点儿用的活动时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关于提升付费转化率,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具体思考梳理一下,从用户访问到这个活动页面,一直到其完成付费的这个全过程,一共分为哪几个关键步骤?在每一个步骤或环节上,我们是否可以设置一些小的运营机制,去牵引着用户往下走?还是像之前说的一样,最简单粗暴,哪怕每走一步,你就送点小礼品啥的呢?
ARPU(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即每用户平均收入。
任何时候,当你拿到一个目标或运营指标的时候,你都应该遵照如下几个步骤来进行思考,并最终落地: 第一,你要界定一下,这个指标是由哪些分支指标或哪些要素构成的。你需要把你的目标指标和这些要素间的关系界定出来,最好变成一个公式的样子。 第二,这些被你提炼出来的分支指标或要素现在是否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 第三,具体来思考,如果要提升某个分支指标,我们需要将其拆分和落实为哪些具体的运营手段?
数据的背后,其实是逻辑和推理。换句话讲,想要让数据可以更好地为你服务,你需要先有好的逻辑和推理分析能力。
1.数据可以客观反映出一款产品当前的状态好坏和所处阶段。 2.假如做完了一件事但效果不好,数据可以告诉你,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3.假如你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数据可以帮助你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 4.极度精细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你通过层层拆分,对用户更了解,也对整个站内的生态更有掌控力。 5.数据当中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能让你把一件事情变得更好的线索和彩蛋,有待于你去发现和挖掘。
所谓数据分析,无非就是界定清楚了你要评估的度量有哪些,然后需要知道你可能有哪些维度去看待这些度量,偶尔可能还需要在不同维度和度量间交叉做一下分析和比对,最后产出结论,把结果用图表等方式呈现出来就好了。
理论上你会对整体站内用户的构成、行为习惯和当前产品的主要问题做到了然于胸,也会对站内的整体用户生态更加具有掌控力。
很多产品,往往都是20%的重点用户给该产品带来80%的价值。所以,无论是分析数据还是具体开展运营工作,你都要培养起来这样一个意识:要重点去关注对你最有价值的那部分用户,至少把50%左右的精力用于关注他们。
数据对于运营的作用与价值,就是它帮助你找到一块战场上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假如你的内容调性已经在用户处形成了这样的认知,你会发现,你很可能在很多用户那里,都不用再费尽唇舌去解释和说明到底“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了。
你必须要给自己的内容调性找到显著的不同和差异所在;
“调性”这个词毕竟务虚,即便真的找准了,你要落地到实处找到具体的发力点,也很不容易。
就像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的一系列行为所支撑起来的,如果想要把“调性”这种东西落到实处,你最好先从你的内容背后提炼出来一些棱角分明的标签,再用一系列具体、切实的行为动作去支撑起这些标签。
在任何一个内容生态里,关于如何判断一篇内容的好坏,你都可以遵循下面这3个基本原则: 1.好的内容往往都是有自己的主线的,当然了,类似散文、诗这样的东西除外。框架清晰的内容,更易于用户的消费和理解。 2.在一篇内容中,逻辑较复杂或需要对比或需要传递某种特别感觉的部分,需要尽量用图表或图文的方式来表现。 3.好的内容往往是围绕着用户的感知来进行表达和叙述的,这会让你的内容对用户而言是易读的。所以,但凡想要抛出一个生僻概念或结论希望获得用户认可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大量事实型的描述来做好铺垫和引导。
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专业内容生产模式)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模式)
对UGC型的内容生态来说,从“优质内容如何被生产出来”到“优质内容如何可以持续被生产出来”这两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在下面这个生产通路中得到答案: 1.内容初始化。 先往里灌点儿东西,让它看起来先能有点儿人气。需要保证你灌的东西是符合你的目标用户胃口和喜好的。 2.少量用户加入生产。 需要一些有能力生产优质内容的人迈出第一步,去开始在这个你搭建的氛围下玩耍和生产内容。 3.内容生产者激励。 美丽说这样偏交易型的社区,早期留住内容生产者们的方式则要简单多了——只要产生导购,我就给你分成。 4.更多新用户进入。 把社区内已有的优质内容尽可能地输送到外部形成传播,同时也借助其他一些手段来带动用户数的增加。 5.鼓励和引导更多用户加入生产。 在产品和文案等各种层面加强引导。不断制造话题,借助话题来引发用户参与的意愿。通过“造典型、树标杆”的方式来为用户树立榜样。
最终,你一定是通过维护好了20%左右的精英高质量用户,来确保你站内80%以上的内容生产和供给。
PGC型内容生产生态的搭建: 除了明确内容的调性和定位外,在执行上肯定都需要面对以下两个问题: 1.在相应定位下,如何做出好的、用户爱看爱传播的单篇内容; 2.长线来说,如何保证优质内容生产的持续性和做好长期内容规划。
就单篇内容来说,其实也是存在一个小的生产流程的,大概有四个步骤: 1.选题策划 很多时候,选题和策划做得好不好,可能就已经决定了一篇内容60%以上的命运。比较常见的选题策划方向: 对知名对象的吐槽:《微信这么NB的产品,有没有哪里做得不好?》 对经典案例/对象的专业深度分析:《新世相“4小时逃离”北上广的运营复盘》 颠覆认知式的观点、论点:《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 热点事件的差异化视角解读、分析:《支付宝的“关系”谋略,微信的“红包照片”阻击》 数据、盘点、预言类:《2016中国互联网产品经理生存现状盘点》 共鸣性问题解读:《ta说:不花钱,给我从0做到20万。你怎么办?》 与星座、八卦等大众话题结合的娱乐类内容:《妹想到,最适合做产品经理的星座居然是ta!》 精彩故事、段子类等消费娱乐型内容:《老板让我3天内搞出来一个有爆点的NB活动,于是……》 2.资料收集&整理 好比你要写什么星座更适合做产品,就得先收集一下各位产品大佬们的星座;你要写产品经理生存报告,就得先做好问卷找人来填; 3.内容加工生产 平时收集灵感。先明确内容框架,再逐次填充细节。归纳型的内容、演绎型的内容。 4.内容组织&呈现 要强调的一点是:请一定形成你自己的某种固定编排风格,千万不要三天一小换、五天一大换。
“爆款”策略——通过少数一两款很有吸引力的爆款商品拉动用户进入自己的店铺,再通过相关推荐等各种运营手段把店铺中的其他商品推荐给用户。
我们总是会保证我们常规发布的内容质量不低于某个水准,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基本每周都会发表一篇专门经过策划和重点打磨的爆款内容来提供给用户。
理想情况下,一个具备大量可消费内容的内容型产品内部,对于内容的组织,可能会分为如下图所示的4个层次: 1.单篇内容的组织&标准建立 对于内容的样式、构成等进行一系列标准化的约束,通过这些约束让你的内容整体风格、阅读体验看起来更一致、更有识别度,质量更有保障,甚至让内容生产的效率更高。 例如,豆瓣在过去10年里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全站内容都必须是接近于宋体10号字、单倍行距的“豆瓣体”。 2.相关内容的聚合 专题、话题、相关推荐、精选等。总之,就是找到一个中心点,去把N多单篇的内容组织聚合到一起,然后整体打包并推送展现给用户,由此放大整体内容的价值。 3.整体内容的导览和索引 当你的内容基数已经足够大了之后,用户的访问行为很可能将不再是一种“我给你推送啥你就消费啥”的被动行为,而更多会成为一种“我想自己来找点儿我想要的东西”的主动行为。 常用的手段包括分类、搜索导引、优先推荐机制、信息流等。 用户在使用一款产品的时候,行为可能都是多样化的,好比我们刚才看到的知乎的例子,可能用户某些时候的使用是“闲逛”式的,另一些时候又会是“目的导向”式的。 围绕着用户“闲逛”式的行为,我们的内容组织解决方案可能比较适合通过信息流这种可以随意刷新、随机获取信息的方式,或者比较突出热门话题、官方推荐、最新最热等内容的方式。而围绕着用户“目的导向”式的行为,我们的内容组织解决方案则可能更适合通过分类、加强搜索体验和导引等方式。 4.核心拳头内容的呈现 在你的内容绝对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你尤其需要在用户第一次访问你的产品时,把这种特定的调性和识别度传递给用户,让他们能够记住你。 常用的手段比如通过站内Banner,各种核心推荐位甚至浮层、弹窗等,把你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呈现给用户。
所谓“内容的流通”,就是当你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内容后,你可能需要考虑以某种方式让你已有的内容可以流动起来,通过流动令之展现在用户面前,从而让用户可以发现和消费它。在“内容的流通”这个维度上,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如何通过一些机制或手段来促进内容的流动性,以及促进流通中的内容与用户间的匹配效率。
对内流通的常见做法: 1.内容运营人员的人为干预和组织 2.算法的智能推荐 3.依靠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 如知乎、微博等产品,都是基于我所关注的人的关系链,然后通过点赞、评论、关注、转发等用户行为,把相应的内容推送到我自己的信息流当中来。
对外流通的常见做法: 1.通过产品机制、运营手段等鼓励用户自发地把一些优质内容分享到外部第三方平台 2.运营人员主观挑选一部分优质内容,将其分享到第三方平台,并获取到更多人的关注
你只有在一个社区持续泡到接近一年以上,才能真正积累起来对这个地方的“网感”,对于在这里的氛围和内容生态做到“了如指掌”。
所谓转化型的文案,就是这个文案的目的是特定的,它被写出来的唯一意义,就是要引导用户完成某个特定行为,俗称一次转化。
最简单通俗的可以提升短文案转化率的两个原则: 1.傍大款 有意识地跟某些明显势能更高、影响力更强的人或事物形成关联,通过关联者更高更强的影响力刺激用户的点击访问意愿。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你要推送的这个东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能还不足以刺激到用户的时候。 2.颠覆认知 有意识地抛出某些可能会颠覆用户常识性认知,甚至有点儿不可思议的观点或言论,从而引发用户的好奇心,借此撬动用户的点击访问意愿。 例: 标题1(常规型):《火辣健身APP深度产品调研分析报告》 标题2(傍大款型):《同样的健身APP,它相比Keep到底NB在哪里?》 标题3(颠覆认知型):《改了两个版本就成功融资1500万元,这款产品是如何做到的?》
3种常见的中长型文案写作方法: 1.先有一部分内容引起用户的注意,再逐步激发起他的兴趣,勾起其欲望,最后促成用户行动,带来转化。 2.以一个故事的方式把用户代入某个情景,然后围绕着这个情景制造出某些关键矛盾,引起用户的好奇,再基于这些矛盾提出关键问题,最后顺水推舟,把问题的解决方案推送给用户。 3.把用户在一个转化行为前可能会面临和思考的所有问题都依次列出来,然后一一对问题进行解答和说服用户。
转化型文案撰写的核心原则:你只有先帮助用户建立起来认知,才有机会激发用户的兴趣。 换成人话讲,就是你的文案要先确保用户能够看懂,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进一步激发用户的转化。否则如果用户连看也看不懂,你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去激发他的兴趣。
当用户无法对你的文案形成认知的时候,大部分人会条件反射式地选择忽略你。
今天人们消费内容的入口,慢慢已经从百度变成了朋友圈或知乎这样的地方,这个事和SEO开始不存在关系了。相反,决定你的内容能不能被更多人消费的,是你的内容是否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转发和推荐。所以,今天,一个内容能否被更多人消费,不再取决于分发渠道,而往往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内容是否足够好,足够能让人们愿意转发和推荐。内容本身的价值、打动力,与内容的传播、用户消费几率等,已经越来越合一了,用户在内容面前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而不再是渠道。一个内容能不能火,本质上越来越取决于用户是否愿意认可它、传播它,而不是核心渠道是否能够推荐它。
内容价值的回归,给了那些有能力做好内容的人一个机会——今天,人们真的是有可能仅仅只通过持续的优质内容输出来给自己建立起强大的影响力,让自己变得很牛、很强大。
内容本身的最大力量在于其通过持续内容输出面向用户构建起来的某种强烈的“信任感”。且这个信任可以下沉转化到任何东西上。
好的内容或一个好的媒体,承载的是信息、思想、知识、价值主张等,而可能不是单一的资讯。
内容的核心打动力,往往来自于内容生产者不同于他人的、极度细致入微和深度的经历、体验和思考。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内容生产者,也一定要让自己先拥有足够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学会从更多的角度、视角去看待、分析一个既定的事物,而不是永远只停留在一些表层的技巧上。
跟你从认识一个朋友到愿意无保留地相信他是漫长的过程一样,也要相信通过内容来与用户建立信任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所以在内容面前,凡事不妨都往长远去看一步。
先找到一个你长期愿意相信的东西,坚守住它,确定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向一些短期的诱惑去妥协。否则,若无长期坚守,哪怕你短期战绩再辉煌,你在用户眼中很可能也只能成为一个过眼云烟式的枪手。
要相信内容的价值和力量,不要只把内容当作一种工具和手段,以“让我做的内容能得到用户认同”为导向,而不要以“让我的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眼球为导向”;
激发用户参与、调动用户互动积极性的一些方法: 1.物质激励 以直接物质奖励刺激用户参与某个行动的意愿。 2.概率性事件 大部分人在面临一个“抽奖”这样结果不太确定的概率性事件时,总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毕竟,要是结果不佳,自己损失不大;要是结果良好,那必然是赚了啊(这个时候几乎不会有人去考虑自己中奖的几率有多大)。 3.营造稀缺感 假如你发现一个东西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有限,潜在的一个思路是:你可以试着给它添加一些边界,通过让它变得更加稀缺来带给用户更强的行动动机。 4.激发竞争意识 比如“微信运动”排行榜。 竞争和比拼,永远是人的天性。你只要为它创造一个空间,这种天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5.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 想要让用户基于自己的社交媒体形成传播,“炫耀+猎奇”,永远是不变真理。 6.营造强烈情绪&认同感 激发用户参与动机的另一个思路,就是可以依靠细节的刻画和理念的传递等,赢得用户的认可,或是激发他们的某种强烈情绪。 7.赋予尊崇感&被重视感 8.通过对比营造超值感 通过一系列对比,突出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的超值感,进而给予你一个进行决策的理由。 好东西往往都是通过比较而产生的。有一些商品放到线上,目的可能不是售卖,而是为了突出另一些商品的超值,进而帮助用户更快速有效地做出决策。
任何一个好的营销或好的活动策划,一定是要能够帮助活动的各参与方之间,互相缔结和创造出价值关联的。
第4章 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
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运营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好运营。 什么是线性思维? 即:只考虑单一结果导向的思维。
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
一款产品在其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等现象,往往反而会加速其死亡。
并不是说用户增长不重要,而是一款产品,如果在它自身的核心用户价值点还未明确、产品体验也还不够完善的时候,就要贸然去追求大量的用户增长,这对产品往往是一剂毒药。
早期产品的运营,一定要围绕着“口碑”来进行。
一大群用户进来后,纷纷得不到良好体验,然后他们对你又没什么感情、没什么牵挂,他们一定迅速跑掉,而且跑掉还不算结束,他们很可能还会跑掉后满世界去骂娘,从而带动其他人对你的产品也形成负面认知。
4种不同阶段的产品及其运营侧重点的差异: 1.探索期产品 上线时间不长,产品还在打磨,需求尚待验证,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基本可以忽略,还无法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包括绝大多数上线时间在8个月以内的产品。 探索期产品的运营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大量用户,而是为将来有一天自己能够服务好大量用户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包括:产品功能上的、产品使用体验上的、产品风格和氛围上的、服务能力上的。 选择较为封闭、有限制条件的运营方式,比如采用“邀请码”的机制,以邀请码来控制用户绝对数量的增长。 常见的运营要点有如下几个:挑用户;找到一部分“活跃”、在小圈子内“有影响力”的名人领袖型用户成为你的早期种子用户;
2.快速增长期产品 需求已得到验证,初步拥有了一定市场份额,市场上同类竞争对手大量出现,需要依靠快速增长迅速占领市场,冲出重围。 核心目标就是能够快速获得用户增长,为了尽可能快速地占领市场,在各种推广渠道、方式上,这一阶段产品往往会全面出击,甚至是实施大量补贴等方式,力求尽快占领市场。 另外,这一阶段的运营,会逐渐精细起来,会开始面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或实施不同的运营手段。
3.成熟稳定期产品 市场接近饱和,产品本身已经占据了很稳固的一块市场份额,增长空间已经很小。 这个阶段的产品,共同特点往往在于:高度关注用户活跃度,高度关注商业变现路径,同时,面向用户的运营也开始全面精细化。
4.衰退期产品 替代产品出现,用户开始批量流失,转移到替代产品。 这类产品的运营重点,往往是老用户的维系和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减缓老用户流失的速度,同时持续探索新的产品方向,争取能在潜在替代产品发展起来之前,自己先能做出一款良好的替代产品。
要让自己具备运营策略制定和操盘能力,需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 1.对各类运营手段非常熟悉。从写文案到做传播,从活动策划执行到广告投放,从运营群到管理一个社区,从线下地推到线上的用户维系,它们当中的大部分你都需要能够搞清楚背后的逻辑,以及具备落地执行的能力。 2.有过一些复杂度较高的运营项目操盘经验。比如说,曾经依靠一个投入了十几个人资源,涉及开发、产品设计、渠道推广、整体传播等各环节的中大型运营活动达成了用户新增几十万的目标。 3.能够理解一款产品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营侧重点会有何不同。 4.能够站在商业模式和业务逻辑的层面上,理解不同业务类型、不同商业模式的产品,其运营上最大的核心突破口和核心要点可能是什么。 5.能够结合产品形态及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完成和搭建起来一个足以支撑该业务顺畅运转起来的运营体系。
绝大部分产品的运营工作如何规划,都可以从三个维度分别来评估,最后再把三个维度下分别评估得出的结论汇总到一起,得出一个指导性的方向: 1.商业逻辑 商业逻辑1:直接面向用户售卖某种商品或服务获得赢利 商品和货源的选择和拓展能力、商品包装和营销能力、供应链全程服务能力; 商业逻辑2:免费+增值服务 免费试用用户的获取能力、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依赖性培养、用户日常使用行为到付费服务之间的路径搭建、最终的增值服务或第三方付费服务的售卖; 商业逻辑3:免费+流量or数据变现 2.典型用户行为频次 3.用户与其他用户间是否会通过你的产品而形成某种关系 一旦你的产品是这种“让用户间建立关系”型的产品,就意味着一点,即产品中的相关用户体验你可能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会在上面遇到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
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其运营体系的搭建可能会围绕着如下几个维度来进行思考,并完成具体运营工作的规划: 1.需要有一些基础动作可以保证产品主要业务的顺畅运转; 2.在上一点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开源、节流(用户获取与流失),围绕着开源和节流要形成一些固定动作; 3.界定清楚产品内部是否存在某些关键性的用户行为,通过梳理用户引导流程、运营机制等确保这一用户行为的发生几率; 4.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建立; 5.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手段扩大产品知名度、实现用户增长。
一个社区/社群从无到有到成熟起来,我认为其成长路径里有这么几个关键节点: 1.创建和初始化; 2.信任感与价值确立; 3.去中心化,社区成员之间关系网的构建; 4.社区的“自生长”。
任何一个好的社区,一定都有某种普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普遍是利他性且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最终会体现在一些规则上。
第5章 一个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
基本上跟了一个团队或一家公司,半年内要是产品还上不了线,又或者连续更换了三四个方向发现还是没什么希望,可以考虑换地方了。
是什么人带你,以及你是不是真心喜欢认可一件事远比去多大规模的公司重要得多;
在一个新的行业内获得一项扎实的新技能,很可能需要你满足两个条件: 1.你此前已经拥有了某项具体相关的技能,且对之还算熟悉; 2.你需要把自己置身于需要用到该项新技能的真实实践环境中,去大量进行实践练习,唯有这个过程才能让你把此前那项“相关的技能”转化成为一项全新的新技能。
一个人的进步和提升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你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或事件中去,自然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
一个人要想快速成长,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承受压力,二是背负风险,并能够试着在高风险或大压力的情况下去解决问题产出成果,除此之外无他。
你在任何时刻,手中都需要有三个计划:A计划、B计划和Z计划。 A计划,是一个当下你觉得值得你去持续投入,并获得部分产出和安全感的计划,好比一份你现在正在投入和从事着,且还算满意的工作。 B计划,则是一个A计划以外,你给自己培育的某些机会。B计划是那些当下看起来还不足以成为你的职业,但你对其存有兴趣或长远看好,值得去长期投入和关注的事情。它们在经过你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后,很可能会在某一天可以让你以之为生了。 Z计划是一个用来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即:假如有一天,你倒霉透顶,你的A计划和B计划都失败或失效了,你应该有一个可以保证自己生存底线的计划。
如果你已经成为了一个中等以上段位的选手,请一定尽可能让你自己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价值传递者或贡献者,而不是单一的观望者或是价值消耗者。比如,要更多地跟人分享一些你的思考,要更多地为你认识的朋友们去制造有价值的连接,要更多地去做一些外化的产出,如多写些文章,多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去进行一些公开分享,等等。
更多传递或贡献价值,一定会为你带来更多潜在的机会和资源。
身为一个互联网人,你有两条需要去提升的能力曲线,第一条曲线向外,可以称之为行业技能曲线。但,行业技能的提升是有上限的,第一条曲线也总会走到尽头。当第一条曲线接近尾端,也往往正是第二条曲线的开始。第二条曲线向内,可称之为思维/认知模式曲线。
第6章 一个运营人的自省与思考
在很多传统行业领域内,在很多与传统行业结合的过程中,互联网并不是必须要扮演一个颠覆式的角色,而是要基于传统行业的业务逻辑,更好、更高效地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只有懂行业,懂业务,你才能够结合你的产品特色和优势,为你的产品制定出更有效的策略,或者更有针对性地对现有关键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
一个优秀的运营绝对不是只要懂得怎么写软文、怎么搞活动就可以了,他还需要懂些产品,至少他要能够搞得懂“用户、需求、场景”,要能够从具体使用场景出发去与产品同学一起探讨很多需求的成立与否,要懂得一个产品功能从构思到上线的全流程都有哪些环节,要大体知道哪些功能和需求的实现成本是较高的,哪些需求实现起来又会比较方便,等等。
“用户自发”的传播开始越来越取代了“渠道”的作用,成为了一款产品生命力的源泉。
围绕着做运营也好,做产品也好,甚至是做其他的事也好,这个世界上总存在两种逻辑。前一种逻辑是“推动”,后一种则是“触动”。
你最好能够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找到一种“不卑不亢”的感觉,即:既不要把用户当上帝,也不要把用户当作傻子。
你最好不要仅仅只是关注用户是否愿意与你发生关系,而要更关注用户从起初认识你到喜欢你再到最后与你发生关系再到整个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我真心建议每一个运营,最好能够充分理解你的产品逻辑并能够认可它甚至喜欢它之后,再把这个东西去推荐给你的用户。甚至是,推荐之前,你自己已经亲自使用体验过。
尾声
我相信,当一个行业因为互联网而开始衰落下去时,很可能对于这个行业内原本的优秀生产者们而言反而是一种潜在的机会。就像,传统媒体的衰落,反而成就了一批优秀的自媒体人。
我猜想,连接一切的互联网,最后可能会带来的一种状态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以一个生产者的角色存在和发展,并且只要你足够靠谱,每一个人都能够凭借自己所独有的一技之长获得尊重和认可,无论是做音乐的,讲课的,做设计的,写代码的,种地的,还有写字的,都将可以不必再依赖于某个机构或团体,而是仅仅依靠自己就能够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从工业时代至今,这个世界在快速发生着各种巨大的改变,如果说过往的社会秩序是一种要求人们必须接受高强度的约束和限制的秩序,互联网时代则提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如果你给予人们充分的自由、平等和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决定该做些什么,他们或许会有能力去创造出一种比原来美妙得多的秩序。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基于互联网精神的信条或许也可以被总结如下:开放、平等、合作和分享有利于人性光辉面的呈现,而封闭、强权、束缚和高压则会促成人性阴暗面的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