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1997年入市,直到2005年春节,我几乎没有赚到过什么像样的钱。
在我看来,投资者管理的一个账户可以不赚钱,可以小亏,但是绝对不能大亏,大亏就说明操作者的整体修炼还不到家,不管他的理论有多么高深。至于能赚多少,则得看行情的好坏,而这包含有运气的成分。
追求高胜率是人的天性,市场上的大多数证券投资书籍也是为了迎合读者的这一心理需求而写,故而谬误流传甚广。
对实战交易经验的足够积累,也是横在龙门之前的一道极高的门槛。知识可以传播,经验无法传播,技术可以教,心路无法教。
投资者往往要经历过大牛市、大熊市、大牛皮市,才能积累起足够的经验,而这往往需要5-8年的时间。
对投资理念和心态的整体修炼,更是一项终身的任务。
投资者能够稳定获利,靠的是整体修炼,靠的是一套正确的理念、心态、策略、技术,而不是靠写出来寥寥几行的几句秘诀或几条公式。
如果你今天试试这条路,明天试试那条路,则你永远到达不了罗马,你不过是在原地打转罢了,所以,坚持整套投资体系,即整套理念、心态、策略、技术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就成了投资至高无上的原则。
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投资者只有经过多年的实战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1 几年投资历程回顾
先不要说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有非常多的不规范的东西会对投资者造成巨大的伤害,就算在相对公平的很多国际期货、外汇市场,也还是让相当多的人艰苦摸索数年后黯然离场。那么,究竟是哪一股黑暗势力在这里发挥着淫威?是心魔!是投资者自己心中的那个魔鬼!投资的纯心理活动的特点和交易频率的无限制性,使得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在这个行业中比在其他任何行业都更容易地发作到极端夸张的、无以复加的地步。
钱不多,买的股票种类倒不少,持仓几天就熬不住了,频繁换股,永远是满仓,即使指数狂跌也不愿清仓休息。
由于大多数技术指标是把个股的全局性趋势压扁成一个范围之内的震荡,久而久之投资者的眼中就只有振荡而无整体趋势了。另外,专注于技术指标会使人很强调指标灵不灵,从而把研究的目标引向准确率这个非常误导人的评价指标,这是我很久后才明白的道理。
分析和交易是两码事,对交易来说,重要的不是看对和看错,而是看错了能否小亏,看对了能否大赚,这就依赖于一套完整的交易策略了。
直到我反复看了很多遍《克洛谈投资策略》,才认识到做长线就是要追涨杀跌(但短线不能追涨杀跌),因为追涨杀跌符合顺势而为的理念,而“挖掘底部黑马”却是企图逆势抄底、摸顶。
当一个投资者眼中只有技术指标和每天股价的涨涨跌跌的时候,股市在他眼中注定是一团迷雾,因为他只看见了小草,连树木都没有看见,更别说森林了。相反,当投资者的着眼点从微观转向宏观,开始关注大市和个股的总体的空间结构的时候,也就是他走向进步的开始。
在一波行情中必须牢牢抓住领涨板块,强者恒强;一波行情中,无论龙头板块是哪个,次新股板块总是扮演着第二火爆的角色;在一波行情的初始阶段,总是上海本地股最活跃;若后期大盘股一拉,则指数凶多吉少。
一波行情中,无论龙头板块是哪个,次新股板块总是扮演着第二火爆的角色;
一波行情中,后期大盘股一拉,则指数凶多吉少;
技术指标应用于大盘,其效果要比应用于个股灵验的多。
沪市主力多为大机构,对政府的政策理解充分,资金庞大,操作从容,往往做中长线操作,不轻易动,一动就不得了。而深市主力多为中小机构、个人大户,资金实力不够强,爱做短线,跟庄难度大些。
春节后至5月底一般为牛市(业绩浪),6月中旬到8月初为下跌段,8月底到11月底为小牛市,12月初到春节前为低迷阶段。
在牛市中坚持持仓是上策,企图踏准节奏,板块轮炒,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做期货必须牢牢把握住创新高、创新低的机会,因为这是一波行情的必经之地,可是做股票稍有不同,只有在股指刚开始疯狂上涨的极短的时间段内去追个股的新高有好效果,其他时段若要追创新高的个股,就必须对回调有足够的忍耐力,其实这时还不如去买那些**上涨趋势明显但又回调充分**的个股。
至今我仍然觉得股票的走势要比期货飘忽很多。
根本没有一套完整的策略,今天试试这个,明天用用那个,永远在研究新方法,这实际上是贪婪心理在方法论上的表现。
我后来的编程测试经验表明,想这种依赖于日线的均线或其他指标的交易系统,无论怎样调整参数,其胜率都很难大于50%,一般都在30%到40%之间。
一个人总是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那些老毛病,多年以前我就自己指出来了,却总是反反复复地发作,总要在熬了很多年以后,忽然有一天心头一悟,从此就几乎不再犯了。
凡是基于均线的系统,其胜率一般很难大于50%。
在短线交易里单次的盈亏相差不大,所以的确要强调胜率大于50%,可是对于中长线来说,只要做到迅速止损,放足盈利,那么单次盈亏的大小极其悬殊,一次看对的获利可能超过10次看错止损的小亏,所以胜率就无足轻重了。
我认为所有稳定获利的投资者,靠的都是对市场总体运行规律、对交易策略的正确理解,及对自己投资心理活动的细细感悟,并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并且改正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的错误,而这没有很多年的磨炼是办不到的,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对于一个没有经过这些心路历程的人,你就是把世界上最好的交易系统放到他面前,他还是用的一塌糊涂。
不但要强调正期望收益,还要强调资产增长曲线的平稳性,因为如果资产增长不平稳,出现大的凹坑,再加上资金管理公式后,极可能会把此凹坑线性地放大,从而造成巨额亏损,甚至破产。
对于短线交易,因为持仓时间短,价位变动小,一般不加仓。可是对于中长线交易,一波行情往往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价位变动几成到几倍,对这么好的机会,不加仓是不行的。
客观地说,对于资金管理的定量化研究,以及资金管理公式如何与具体交易系统相匹配的诸多问题,我到现在还是有很多模糊的地方,当然这也是整个业界共同的难题。
资金管理存在公认的问题,但不存在公认的公式。
旧仓位无新增利润不能加新仓。
2003年,依然在犯一个老毛病:喜欢不知不觉中灵机一动,按一个新的未测试过的念头开仓,然后被教训,亏钱平仓。
方法不能贪新,只能不断改进和坚持旧的方法,不能老换,不要老想新方法,而要集中注意力改进老方法。
如果没有一套在实战中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统,那么所谓的投资纪律和投资心理就无所依托,这样做交易是永远都不可能有实质性进步的。
在认识到趋势的稀缺性以前,我以为每天都有大行情,或者一个大趋势一结束,另一个大趋势又马上开始,这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单边行情正是混沌运动中确定性的一面在起主导作用,而振荡行情则是混沌运动中随机性的一面占主导地位,因此单边行情比震荡行情容易操作得多,而所谓的恐高症、恐低症,不过是投资者的心理偏差罢了。
混沌 = 确定 + 随机
资金管理策略为:允许账户上的资金全部亏光,即亏得起多少钱就开多大的账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放开手脚大胆操作,才能最彻底地消灭恐惧!满仓滚动时才能无所畏惧!同时,为保护资本,凡一次操作失败,下一次刚开仓时的仓位缩为满仓的十分之一,等几日后如果发现本次做对了再重新满仓滚动。
严格地执行试探——加码,每次有浮动利润才少量加码,加仓后三天无新增利润则砍掉新增仓位,严格执行时间止损。
对于实战无效果或者不便于实战的理论,我一概不看好,这就是我不理会那些高深复杂的理论的原因。
我对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
混沌运动是介于确定性运动和随机性运动之间的一种稳定的中间状态,体现了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分形是指外表极其丰富多姿或破碎杂乱,但其内部却有层次性、自相似性、递归性及仿射变换不变性等确定性特征的一类现象或体系。
大自然中的事物绝大多数以分形外观存在,比如气象、云彩、山脉、树木、河流、海岸线、动物的血管、神经系统等,随处可见。
学术界普遍接受分形就是混沌的几何表现这种说法,虽然尚未有严格的数学证明。
既然金融市场是混沌的,那么用混沌算法来模拟市场数据,就是最好的人工模拟了。
过去,囿于科学发展水平,一线投资者对于正统学院派所鼓吹的随机游走理论虽然感到荒唐,却也无力彻底反驳,因而倍感困惑,甚至一些大师级人物也在其著作中表述了这种困惑。
导致金融市场出现趋势和形态的背后原因是长期记忆效应及随机性的游程,而导致纯粹随机过程出现假趋势和形态则仅仅是游程在作怪。
设想一个概率50%的游戏,如何利用游程和试错、资金管理进行交易赢利。
市场是随机性占主导地位,但又残留有确定性的规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并利用这些规律。
市场存在非周期循环,我们要找出这种循环的平均周期,并不需要知道精确的时间,只要心中大概有个数即可,因为到时候一切还得以实际走势为准。
还是因为市场充满了随机性,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所以仓位永远不可太满。
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技术指标就是企图给混沌运动的微观行为建立模型,而如何给微观的混沌运动建模,至今在学术界都是个未解的难题。
从实战的角度来说,很多趋势非常明显的行情,用肉眼第一眼就看出来了,可是用电脑愣是认不出来,这是因为要想让电脑识别趋势,首先要对趋势进行描述,也就是对趋势建模,可是欲对趋势精确建模,实质上就是要对混沌波精确建模,其难度可想而知。
金融市场的特征时间尺度,我认为是月,就是说市场的有意义的走势变化,是以月为时间单位的,市场振荡几个月,然后又走出明显单边趋势的几个月,然后再振荡若干个月,因此,等待市场机会,则不得不整月整月地坐等了,而耐心就成了投资者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
游程是指在随机过程中相同结果连续出现的次数。
游程,这个既不能预测又不能控制的随机现象,是交易员的一个真正的杀手。
对具体某一个人而言,他一生中几乎所有碰到的事,都只是小样本事件,也就是重复次数远远没有达到大数的要求,因此概率规律离他远的很,偶然性在发挥着巨大的淫威。
投资成功主要是靠守株待兔,而不是四面出击,正确的投资体系是在行情经常路过的地方挖好陷阱后被动地守株待兔,而不是主动地四面出击,陷阱就是指稳定的投资体系。
相关品种走势的相互验证和背离,是取自道氏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股票、期货皆有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之规律。
一个板块涨几天就会调整,另一个板块又崛起,而这种轮涨的随机性非常强,要想知道这几天炒作什么板块,再过几天炒作什么板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在指数的一波上涨行情中,认准一个重点炒作板块的龙头股,耐心持仓等待指数行情的尽头,能涨多少就是多少,这样做虽然极度寂寞,但却可能是最好的操作策略。
做投资的人除了投资收益外最好还有其他稳定的生活来源,否则心态很难调整。
绝大多数打工一族,即使学历高到博士,终其一生也就是养家糊口而已,要想不必一生为谋生奔波,要想实现财务自由,只有两条路,要么搞投资,要么搞创业。
工字不出头。
3 我对交易策略的认识
在我看来,交易策略可以分成纯客观、纯主观、粗线条客观细节处主观三大类。
对短线交易,平均单次盈利额和平均单次亏损额相差不太远,故要求胜率大于50%,且越大越好。
短线和长线在交易原则上的一个重大区别:长线行情的持续性和稀缺性都很强,这就决定了长线交易必须追涨杀跌,而短线行情并不稀缺,但持续性很差,所以短线必须高抛低吸,而且短线交易在趋势不明显的时候做才更合适。
短线行情持续性差
新手往往既喜欢做短线,又喜欢追涨杀跌,焉有不败之理。
胜率只有对短线交易才重要。
很多做股票出身的人往往喜欢简单地使用满仓、半仓、三分之一仓的做法,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对于期货而言,无论是做长线还是短线,这样都是一次性开了太重的仓位了。
不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我认为成功的资金管理模式都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 一是控制单次亏损额,一般以不超过总资产的5%为宜;
- 二是要乘胜追击,而不是屡败屡战,即在盈利时增加仓位,而在亏损时减少仓位;
资金管理模式有没有一套经过严密论证的系统化的科学理论?很遗憾,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没有。
经验性的资金管理做法:
- 每固定金额开仓1手合约;优点是简单,缺点是把不同品种的风险同等对待;
显然不合理
- 每固定金额交易一个品种;
- 每固定风险百分比交易一个不相关品种;
合理
- 每固定波动性百分比交易一个不相关品种;
- 凯利公式;凯利公式容易引起大起大落,拉夫·威斯在研究后指出,这个公式本身要求每次盈利和亏损的大小是分别固定的,而期货交易显然不满足此条件;
- 琼斯的固定比例交易;大意是每当盈利达到账户资产的某个固定百分比,开仓时才能增加一份新合约;
这个策略容易造成在底部时轻仓,在顶部时重仓。
- 拉里·威廉姆斯公式,限制亏损最大的那笔交易的亏损;
- 拉夫·威斯的最优百分比公式,可以用一种方法找到客观的最优风险百分比; 公式过于复杂,略。
- 试探-加码法;
我认为倒金字塔是不合理的,它把最大的一笔风险放在第一次交易上,根本未知水深水浅就投进一大笔资金,合理的仓位管理应该是菱形的。
对于中长线交易,确实如此。
对于短线交易,单笔交易不存在加仓问题。
在英文中,投机(speculating)的本意是指,在事实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推测未来,既然是依据不充分的推测,当然充满风险。在英文中,这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但是在第一次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也许翻译者对这种行为有偏见,就把它翻译成带有贬义的投机。
排斥投机只是某些人的无知,从来就没有一本严肃的经济学著作会去诋毁投机的积极作用。
要严格区分投资和投机是不可能的,没有必要钻这个牛角尖。
4 我对投资行为及投资者整体修炼的认识
普通人常见的易犯的主观错误有:
- 诉诸感情;
- 诉诸成见;
- 诉诸权威;
- 诉诸权力,甚至暴力;
与标准金融学的基本观点相反,行为金融学的五个基本观点是:
- 投资者不是理性人,而是普通的常人;
- 投资者不同质;
- 投资者不是风险厌恶型的,而是损失厌恶型的,当面临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厌恶型,而面临损失时表现为风险追求,所以投资者不是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
- 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是不一致的,不是要么保守要么冒险,而是同时兼有保守与冒险两种心理特征;
- 金融市场不是有效的,资产价格也不是理性的,资产价格不仅仅由资产的内在价值决定,也由投资者的心理、情感因素决定;
确定性效应,指的是与某种不确定性收益相比,人们更愿意选择另一种确定性的收益;
反射效应,指的是与某种确定性的损失相比,人们更愿意选择另一种不确定性的损失;
孤立效应,指人们面对不同选择时,通常会忽略各个选择共同的部分,而只关注相互区别的部分,但对相互区别部分的不同偏好会导致似是而非的总体选择。
当一件事由若干个步骤、若干部分来组成时,人们往往没有全局观念,而只是关注于眼前这一步的落袋为安和不要亏损。
偏好反转,指人们在决策与偏好方面的选择与定价不一致的现象。
面对同一项资产,即使双方掌握的信息完全相同,买卖双方的估价也会有明显差距,卖方仅仅由于贪婪就会不自觉地定价高些,买方也会仅仅由于贪婪而毫无根据地要求定价低些。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很多人仅仅因为持有某种股票就无端认为该种股票应该值这个价。
直觉推断偏差,又叫启发式偏差,或拇指原则,指的是人们并没有经过严密的推断,仅仅根据直觉或借助经验就作出决策,从而产生的偏差,主要有代表性的偏差、易得性偏差、锚定-调整偏差三种。
锚定-调整偏差,指人们以最先得到的信息为参照物,来调整对整个事件的评估。
框定偏差,指人们的决策依赖于问题的形式,也即本质相同的问题仅仅因为形式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
人们往往偏好某一种类型的使心理上感到更加舒服的框定,这种现象称为乐观编辑。
过度自信偏差,即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所起的作用。
过度自信也是过度交易的一个根源。
反应过度偏差,指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高的权重,对最新的消息过于重视而忽视老的消息,这样他们在价格上升时变得过于乐观,而价格下跌时过度悲观。
一般来说,每天盯盘的人容易过度反应,极可能因为过于恐慌而卖出,或者头脑发热而买入。
所以最好做中长线交易。
心理账户偏差,指人们在心理上对不同来源、用途等性质的资金进行分类,进而赋予不同的使用限制。
证实偏差,说的是人们一旦有了一种设想后,在寻找证据时总是过度重视那些有利的证据,而忽视那些不利的证据,存在一种明显的证实而不是证伪的倾向。
赌徒谬误,指对那些具有确定概率的事件,人们错误地受到当前结果及历史结果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羊群效应,指投资者在决策上缺乏独立性,从众、随大流,依赖于他人或舆论来决策。
反馈效应,说的是由于各种投资偏差,最终导致资产定价偏差,而这种偏差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种反馈效应,也即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
成功的投资不仅仅要求相对的、局部的优势,而且要求全局的、绝对的人性修炼上的优势。
投资心态,即交易时的心理状态,是决定正确的操作能否实施的关键因素。
成功的交易,不论长短线,一定是让人感觉到放松的、从容的。
从我的亲身经历和我接触到的赢家、输家,以及我广泛阅读的中外期货投资书籍来看,所有的赢家都有共同的特点,而所有的输家也都犯类似的错误,赢都赢在正确的理念和心态,输也都输在错误的理念和心态,至于具体的看盘和操作细节,其实并不是关键。
我觉得自己终于找回了多年前的那种自信的感觉,那种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的自信、踏实、胸有成竹的感觉。我有什么东西拿得出手?我拿什么安身立命?我有!这就是我的一整套投资体系,我就靠它安身立命;它就是我的势力范围,我的地盘我做主!
止损是我用无数次操作证明的期货市场第一生存法则,止损就是生存。
止损首先应符合资金管理要求,确定最大可承受的损失,才可依此来确定技术上的进场点及止损点。
简单不代表无效,复杂也不代表有效。
有谁不是抱着“我是最优秀的”心态在重复屡战屡败这个现实。
与分析师经常所做的行情预测相反的是,优秀的交易员只是遵守规则,而从不做任何行情预测。
止损难,止盈则为难中之难。但一旦跨越了心理障碍,技术上解决起来是很容易的,仍然是指定规则,一个简单的跟踪止损则完全解决了问题。
不能轻仓,所反映的是人性中贪婪的一面,不能止损反映的是人性中恐惧失败和存在侥幸心理的一面,不能长线操作反映的是缺乏耐心和企图抓住市场所有波动的一面,不能顺势操作反映的是人性一厢情愿的强烈的主观化特征。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在深刻理解市场之后才创建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认真而耐心地去体验市场和交易的感觉,去感受失败的痛苦,最终才能深刻地理解市场和自己。
5 我开发的电脑全自动或半自动交易系统
结束语:知行合一才是盈利之道
会识字就能看文章,但是要能真正读懂,并且做到知行合一,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