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斯顿吴 ☀️摩诃般若波罗蜜

《澄明之境》读书笔记

2019-03-14

体悟金融市场的“炼金”之路

在我看来,强大和麻木很多情况下只有一墙之隔。

也许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为了求财,你必须求道,你要成为一个投资家,你必须是一个投资思想家。

西方哲学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化,大多数哲学家认为是从本体论走向认识论的过程,本体论是古代哲学的根本课题,它要解决的是世界万物的统一性根据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把握多种多样、变化无常的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最为根本的原因和原理。

一般来说,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这个过程中的分水岭。

康德认为事物在进入我们的认识领域时就被我们的认识能力进行了构建,比如说时空概念就是人头脑中本来就有的,所以我们看到了所有事物都是在时空之中,就像我们的头脑中带了一副时空的眼镜,所以事物呈现什么样子是受我们头脑中有什么认知框架所决定的。康德把哲学从追求世界本质转到了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理解什么,限制了知识的范围。

在没有接受康德哲学以前,我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就是寻找到市场价格运动背后的规律,只要你找到了市场运动的规律,赚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在市场交易中赚到钱,肯定是别人发现了规律,而你没有发现。

在康德看来,我们只能认识世界的现象,世界的本质不可知,甚至世界背后根本就没有本质。知识是主体通过理智、概念主动构建和创造的,所以,康德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

面对不确定性、混沌的市场,我永远不可能寻求到市场运动背后的规律,我必须自己创立一套观察市场、理解市场的理论,通过“人为市场立法”,才能给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依据。

哲学确实是观察世界的角度学,角度一变,世界就变了。

不可能找到百战百胜、完美的市场交易理论,必须放弃寻找投资圣杯的努力。

在市场中我们确实很渺小,我们就是井底之蛙中的青蛙,就是瞎子摸象中的瞎子,我们看到的天,我们摸到的感觉就是真实的世界和市场,只能把精力集中在建立自己的投资标准,确定自己的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活动。

市场中有各门各派的投资理论、技术,为了更好地观察市场、理解市场,提高我们交易的质量,应该怎么做才是最聪明的呢?兼收并蓄,综合各派理论的优点,从多个角度、多个思路分析、把握市场运动,似乎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市场走势,为我们的交易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依据。然后当我尝试这样一种思路理解、操作时,我立刻发现了极为尴尬的情况。面对同一个市场,面对同一个市场价格,不同的理论、技术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有的看涨,有的看跌,理论之间相互冲突矛盾,我一下子跌入了混乱的深渊,在市场交易中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境地。显然,此路不通。

比如做一道菜,每一样食材本身都很好,但当你把牛肉、羊肉、带鱼、豆腐、黄瓜等东西全部都煮在一起,绝对就不好吃了。

实践和逻辑都给我明确的方向和答案,我不能试图打造全天候作战系统,只能选择一套理论、技术作为我交易的依据,“多则惑,少则得”。

但是,人性追求完美的期望是那么强大,我立刻感觉到任何理论都只能解释市场的部分运动,大多数情况它都无能为力。

还有一点也令人沮丧,即使我只选择、信奉一套理论工具,也有巨大的遗憾。我在接受它的优点的同时,必须同时承受它的缺点。

单纯的眼镜看到的是单纯的世界,复杂的眼镜看到的是混乱的世界。与其在市场交易中像个无头苍蝇那样瞎做,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还不如相信一套简单的理论工具,看不懂的不做,只做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

当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原来心存侥幸、不愿止损、不愿强制性风险管理的心理障碍就慢慢消解了。

所谓的交易境界,指的是投机者在洞悉了技术层面的局限性以后,有了自己的投资哲学和思想体系,通过构建相对合理的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法,在交易世界放弃完美,进退有序,淡定从容的心境。所以,交易绩效的稳定,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放弃的学问。

我认为,交易员在市场中买进卖出的行为背后是有一种精神力量的。

一种技术工具如果要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背后应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

如果交易和战争两者真有相似之处的话,战争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态度,投机者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态度。

投机者对待交易的态度应该和日常生活中的态度一致。一个人平时就习惯率性而动,天马行空,难道在交易时不会体现出来吗?

修心讲的就是日常具体事情中修炼自己的心性。

交易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接受过程,更是一场投机者品性的修炼。

如果只是看过,明白,就能懂得,做到,那和尚修成佛陀岂不是和上大学一样简单。

作为一个投机客,需要在点点滴滴的事情上磨炼自己的个性、气质、精神,而不是简单地了解市场、了解交易,如此方能在诡谲多变的市场交易中气定神闲,胸有成竹。

我们必须像虔诚的宗教徒一样信任我们的投资哲学、投资理论、投资方法。并为此自我节制、自我磨炼,如此方能在市场操作中达到稳、准、狠、快的思考和行动。知道不是力量,相信才是力量。

信仰具有排他性,有信仰的人,他的观点是单纯的,他的意志是坚定的,从生活习惯到为人处世都具有一致性。他遇到选择也不会迷惑。而知识就不一样,单纯具有知识的人仍然容易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容易在市场交易中迷失方向。

按照我的理解,投机客是行者、忍者,而非学者、智者。

流行的科班教育体系过于强调智性训练,师生关系过分疏离,似乎并不适合职业投机者的素质培养。

第一章 我的投资人生

君子忧道不忧贫,我把期货投资的悟道之路分为上山和下山两个阶段。由术到道,只是期货探索路上走了一半,即上山的那一半目标。道不远人,心中的道接了地气,这样的道才是功德圆满的最高境界。

泰戈尔有一句诗“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想记下自己在投资市场飞过的踪影,因为本意是给自己看,给自己留个纪念。

我在培训公司交易员的过程中体会到,我的投资思想、理念、策略讲清楚很容易,他们理解接受很快,但是,学会了这些东西以后,交易员们最终的成就差异非常大。背后的因素确实比较微妙。我觉得可能有遗传的成分、有性格的因素、有悟性的高低等。一句话,我也不完全能够讲清楚,为什么有人成就大,有人成就小。

几年前看过日本新渡户稻造博士写的《武士道》一书,书中记录了一段描绘日本历史上三个名人个性的对话:

  • 织田信长:杜鹃啊,你快叫,不叫,就杀了你!
  • 丰臣秀吉:杜鹃啊,你快叫,不叫,我总会想法子让你叫!
  • 德川家康:杜鹃啊,你快叫,不叫,我就一直候在这里,你早晚会叫的!

如果做期货,我觉得德川家康是最适合的,他进入期货市场会很成功。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期货呢?织田信长的斗争哲学最不适合做期货。为什么?“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期货市场不是一个我们要去打败的敌人,这种与天为敌的个性在期货交易中会死得很惨。

我个人觉得,大多数投机者既不是德川家康,也不是织田信长,而是丰臣秀吉,也不适合做交易。2000年前孟子的话是最好的解药:”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康德曾经对哲学家做了一个定义:什么是哲学家?指的是在理性指导下,能够保持自我克制的人,而不管他知识多少。我认为这句话完全可以用来定义什么是一个投资家:在理性指导下能够保持自我克制的人,就是投资家,而不是在于他知道多少。

如果我早期的投资之路一帆风顺,谁会去思考什么投资哲学这类莫名其妙的问题?人只有被逼到万般无奈之中,才会去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

投机者应该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是做出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决策,心理上很舒服的交易,结果往往不好。但是,就像利弗莫尔说的,我们都是人,怎么会永不犯错呢?

形成独立成熟的交易思路和风格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什么是交易高手?就是能够从表面上看起来不确定、随机的市场波动中找到某种相对确定性、可以把握的机会。知道什么时候成功交易的概率最大、风险和回报关系对投机者最有利、什么时候应该退避三舍、静观其变,等等。

成功的投机者离不开辩证思维的大智慧,在这里,模糊是美、缺陷是美、简单是美。在技巧上追求完美,在利润上追求极限,恰恰不是美,而是与美的真实背道而驰。

十多年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看到了现在国内以为非常成功的交易员的交易记录,研究了大约两周,看了至少有上千次操作过程,我心中确实比较感慨,归纳起来大约有一下几个特点:

  • 交易胜率并不高,我记忆中最多不超过52%;
  • 从图表上看,经常买在最高点,卖在最低点;
  • 单笔交易平均亏损很小,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情况不对,第一时间止损离场,有很多笔交易几乎是原价进出,有三笔交易出现大额亏损,其中两次是因为隔夜外盘暴跌,第二天一早砍仓出场,只有一笔交易是一直扛着不砍,几天以后估计是在是受不了了才割肉平仓的。
  • 应该用了某种指标和工具对市场机会进行界定,进场的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一致性,出场的标准有些模糊,据我判断:有的交易应该是从技术角度看到不对后离场,有的交易应该是因为风险控制的原因离场,有的交易应该是某种市场感觉让他意识到不对后离场的;
  • 总体的交易风格成熟、稳定,有相对一致性的进场和离市原则;

提高业绩的路径不在于发现机会的次数多少,而是在个别好的机会上争取获得大利润。

我的教训告诉我,即使你具备了足够的知识,没有经验,你连纸上谈兵都谈不清楚。当然不可能做好交易助手这个工作。

期货交易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游戏,需要自我独立决策,并承担由此引来的最终后果,一个对他人、对自己不负责任,逃避现实的人,绝对做不好期货交易。

随着投资认识的深入,我发现投资成功的核心不是去抓更多的机会,而是耐心等待,把某一个机会用好,把一个品种做精,当机会来临时,用极大的意志力把交易机会用到极致。

从表面看,一个交易员知行不一,只要有人适当提醒一下,似乎问题不难解决,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表象,背后是我的投资思路、心理、心态等很多方面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些问题需要我自己,也只能是我自己才能解决,外人是根本帮不上忙的。

哲学观念的混乱必然导致一个人思维方式的混乱。

不管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投资理论,无论是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还是别的什么理论,这个市场里肯定不可能存在着一种完美的理论,让你在理解市场、判断市场上占尽先机、准确无比,在实际交易中百战百胜。

在投资理论上,我选择了用趋势、结构思想来理解市场,解释市场,给市场定位,由此决定自己的操作方向。

投资理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含着一个人的投资目的、投资哲学、投资理论、投资策略、投资风险管理等很多方面。

成功的交易并不需要你选择的投资理论、模型从不犯错,完美无瑕。通过交易系统其它要素的制约配合,我们完全可以接受一种有优势但同时有明显缺点的投资理论。

只有具备正确的投资理念,你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每一次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赚你该赚的钱,亏你该亏的钱,愿赌服输。

良好的投资心理心态不是自己想有就有的,只能在完善的投资体系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一旦你选择了投资人生的冒险之路,就像上了一趟不知开往何处的列车,回到过去已经不可能了,未来的命运已经远远超出了你的控制力和当初的想象。

如果我们能够轻松地从期货市场赚到钱,我想我是不会去冥思苦想关于投资成功之道这类无聊的问题的,即使现在,我在期货交易中的朋友,也很少对投资深层次的问题有多少兴趣。

如果期货交易存在着”道“,无非是成功交易的一些基本原则而已:顺势而为、严格控制亏损、让利润奔跑、投资者要建立自己的能力圈、投资要有纪律、有规则、投资者要有大视野、要有耐心等。

我把期货投资的悟道之路分为上山和下山两个境界。

高处不胜寒,远离红尘十年练剑的目的何在?难道是为了成为剑痴、武痴?我想应该不是,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下山建功立业。

一套良好的操作思路、策略、方法,一定是投资者经受了无数的痛苦和磨难才得到的。我们要高度重视当下宏观氛围、基本面信息、市场情绪,也就是要下山接地气。

我在世界观上完全接受了康德的思想: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世界的表象,世界的本质不可知,甚至可以说没有本质。

从此,用佛教的一句话解释就是我从”心由境造“境界转变为”境由心造“的境界。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就我个人而言,现在很少看投资方面的书籍,尤其是关于投资技巧、策略、方法之类的书,如果说一定要我推荐这方面的书,我倒觉得,投资者看看对自己的人生修养、精神境界方面提升有帮助的书更有意义。

第二章 投资市场需要哲学智慧

投资者应该走在市场的前面,而绝不能只是让市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如果投资者毫无目的地观察市场,看到的只能是市场价格的随机波动。

做了二十几年投资,如果在交易理解上有一些感悟或者说思想升华,我体会最深的恰恰不是经验、方法、技术之类的积累和进步,而是投资哲学的思考和实践,对我的交易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

后来我确实在金融投资市场领悟到这么一个悖论,你越急功近利,越想挣钱,反而越挣不到钱,当你对每一次交易的输赢得失看得更淡一些,从更长远的角度理性地看待投资成败,更注重交易过程、交易行为的合理性、逻辑性,反而能做出更理智的行为,对投资结果有更正面的价值。

我的投资哲学确实直接来源于康德哲学的启发。

在康德哲学里,物质世界表象背后并不存在着一个秘密的规律、本质,等待着科学家去寻找、发现。自然科学规律的发现需要科学家带着理论模型、科学假设去观察世界、拷问世界,通过比对,才能知道自己的理论正确与否。

市场背后并不存在着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如果要科学地观察市场、理解市场,我们头脑中必须先形成理论、模型、假设,通过和市场比对,才能验证我的思想是否合理,能否作为市场定位的标准和交易依据。

每一个投资者,只能通过自己特定的市场理论、价格模型、交易系统去观察理解市场,确定市场运动的状态和价格变化的关键特征,投资者应该走在市场的前面,而绝不能只是让市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如果投资者头脑中没有这些事先预定的理论、原则、框架、模型,毫无目的地观察市场,看到的只能是市场价格随机的波动。

”人为市场立法“,这就是我的投资哲学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简单地说,在我看来市场背后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规律、本质,你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思想去看待市场,给市场定位,你就看到了什么样的市场,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投资行为模式。

什么样的理论选择决定了你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投资者选择和相信什么样的市场理论、假设作为市场观察和交易决策的标准、依据,是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某种程度上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投资命运。

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观察到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每个观察者本身。

无数的人参与到金融投资市场,他们看到的市场也是不一样的,不要去想象市场内部有一个数学公式,你发现了这个数学公式后,就能在市场中盈利。可以说,市场运动本质上不存在某种绝对的、必然的规律,必须要如何走。你如何看待市场,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眼光。

胡雪岩说过一句话:你有一个乡的眼光就做一个乡的生意,你有一个县的眼光就做一个县的生意,你有天下的眼光就做天下的生意。

凯恩斯虽然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但他同时在股票期货交易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反对以历史事件为基础进行的经验主义分析,主张以自己的见解为基础进行预测和投资,所谓见解,实际上就是对未来市场运动的理论假设。

巴菲特清醒地看到了经验主义在市场投资中的局限性,他巧妙地讽刺许多投资基金经理的操作方式是通过后视镜开车,只会打前一场战争。

巴菲特的投资体系中有一套评估企业好坏的标准,有人觉得这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我认为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没有那么重要,更不难学,他的思维方式和投资智慧才是成功的核心。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尝试给出一个未经精心构造的假设,它只会引导漫无目的的投资,相反,如果你精心地构造自己的假设,你将能始终不断地取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成就——假使你的独到见地并非过分的偏离市场。

”道可道,非常道“,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有规律吗?如果说有,这种市场规律可以描述,可以说的清楚吗?如果可以,这个规律就不会是长久的、永恒的。

假如你发现一个低买高卖的规律,你就这么去买卖,你赚钱的时候肯定有人赔钱,那么时间久了,你的对手就算是个傻子也会明白,这地方不能买,买了以后就亏钱;那个地方不能卖,卖了以后也要亏钱——当其他人也知道这个规律的时候,你想买的时候就买不到了,你想卖的时候就卖不掉了,你的对手盘不存在了,这个规律就会消失,这个技巧就会没用,至少阶段性会失灵。

其实,不仅仅在投资市场是这样,要做好世界上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确定清晰的行动标准,这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胸有成竹方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头脑中一无所有,没有明确标准的投资者一定会在市场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最后葬身大海。只有构建明确的投资标准以后,有了市场理论、假设的指引,经过深思熟虑,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的交易,减少无谓的操作,才能非常明确地等待目标,摆脱市场操作的盲目性。

遗憾的是,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包括一些市场中交易多年的老手,都没有能力形成一套系统的市场观,他们在市场中的行为就像大海中一叶没有罗盘的扁舟,左右摇摆,处境危险,早晚会在风浪中沉没。

虽然单笔交易的成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们不可能事先精准地知道输赢,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说,按照我们的体系操作,总体结果是有胜算的,这是因为我们在交易品种选择、交易方向判断、进出场时机、风险管理方面都有相对明确的标准,不是盲目赌博。所以,在投资结果还没有出来以前,我们心里就非常有数,对自己的投资未来充满信心,不会被市场短暂的不利波动所左右,也不会被一时的盈利冲昏头脑。

投资哲学的高下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投资人生,有些人即使短期赚钱,志得意满表象下其内心世界是虚弱不安的,眼神是迷茫的,对未来是缺乏信心的;而有些人即使阶段性做的不好,其思路是清晰的,目标是明确的,说话是低调的,眼神是淡定的,内心是平静的,对未来是胸有成竹的,能够达到”未战而先胜“的境界。

巴菲特就曾经挖苦过所谓的预言家:预测通常更多地告诉我们关于预测者的想法,而不是真实的未来。

巴菲特的哲学思维模式和内在价值理论,索罗斯认同的波普哲学和他的市场反射理论,抓住了股票、期货市场的某些本质性特征,理论和思维的力量使得他们远远地领先于市场大众,成为走在股市曲线前面的人。

我常常对公司的交易员说,作为一个投资者,不要问别人行情,别人永远不可能告诉你正确答案。当然,你也不可能问市场明天到底是上涨还是下跌,市场更不会告诉你它将去哪里。

有了市场理论和投资模型,投机者就能给市场定位,明确操作的标准,有了操作的标准,投机者就能知道自己该看什么,该怎么看,才能明白什么是交易机会,什么不是交易机会。行情有什么好问的?未来行情的走势需要你自己告诉自己。

当你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还要去和别人讨论行情走势?我知道自己的交易风格,对这样看似有益的讨论活动参与过无数次,经验颇为丰富,得出的结论就是:除了得到混乱和迷茫,别的你什么也得不到。

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看盘的标准或者信号系统,不能等到进入市场以后才想起来,而是事先必须考虑清楚。

我交易的不是市场,而是规则。

个别时候,当市场出现某种特殊状态的时候,它确实能够告诉我,此时值得去赌,比如,大牛市里很多股票、期货会出现大结构向上突破,随后的短期走势可能很复杂,但长期来看往往会涨得很高,走得很远。我的体系告诉我,此时应该大胆地去赌,一旦赌赢了,你会赚大钱,赌输了,在有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只会损失一点小钱。

所以,一旦市场突破成功,对我来说,未来就充满很大的确定性,很值得赌。

这个市场不缺明星,只缺寿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敬畏市场、顺应市场,控制风险,永远是投资者的立身之本。

第三章 投资理论

选择什么样的投资理论决定你看到什么样的市场,决定你如何操作。面对同样一种市场状况,不同的投资理论,不同的时间尺度,投资者的操作策略会截然不同。

投资市场没有完美的理论,信奉什么样的理论,你在接受它优点的同时也得承受它的缺陷。

这种哲学观念或者说思维模式强调的是标准在先。

单纯的眼睛看到清澈的世界,复杂的眼睛看到混乱的世界。

我个人的体会,想法多了,一定会处于矛盾之中。

少而精远胜于博而浅。

就投资交易而言,我更多的是鼓励我的学生精通一门交易理论方法和技术,往极致上练,看上去数量很少,你只会一门功夫,一种方法,只要练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你就是投资行业的东方不败。

作为一个中短线交易者,我更关注的是市场价格的短期运动,在我看来,这些变化和市场的长期基本面因素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我完全认同《与天为敌》作者的观点,基本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均值回归理论,但它并非万能,投资者按照这种理论操作也不是完全可靠的。

我自己从来不用技术指标。

艾略特把市场上涨和下跌精确地分成144个波浪,我觉得这种过于定量的科学思维模式有问题。

单纯地使用K线去预测市场并据此操作,往往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很难真正抓住市场大机会。趋势和结构是我理解、定位市场的基础,K线理论只是作为我把握入场时机和买卖点的一个工具,用好了,就是我交易体系中画龙点睛的那一笔。

我的投资理论既不是正统的价值投资理论,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分析理论,我用趋势和结构思想来理解市场,对市场进行定位,类似于地球仪上的经纬度的作用。

在我的投资体系里,趋势是最重要的概念。

在我看来,国内外在金融市场上成功的人一定是把握住了市场大趋势的机会,借了势的东风。反之,重大的投资失败经常是因为逆势而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投资市场中有一个很有名的交易流派——趋势跟踪,用这套方法有很多人获得了成功,我很认同这种追随趋势的交易思想。

按照我的定义,结构通常是指市场趋势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停顿、反向运动的中间状态。表现特征是市场价格在一定的区间内随机、无序运动,行情缺乏持续性,经常出现冲高回落和急跌反弹的情况。

我的结构这一概念来自于普里戈金”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

分子在一个平衡态下的运动是很随机的,分子现在在这里,下一跳到哪里没法知道,但是,如果这个平衡态被打破,它的运动就有了规律,就有了决定性。比如被打开的煤气罐。

第四章 投资风险和心态

投资心态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专注执着,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是一个人做好任何事情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期货行业更是如此。

期货交易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行业,所以我从来不鼓励人参与期货投机。

顶尖围棋高手总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很少会贸然出击,通过强行冒险的举动杀掉对方大龙,彻底击败对手。

稳重取胜,在良好的风险管理基础上,追求合理的回报。索罗斯的长期年收益率只有30%左右。

期货交易既是一门赢的艺术,更是一门如何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在判断失误、深陷困境中聪明地保存自己实力的输的艺术。优秀的交易员不但是进攻的专家,往往更是风险控制的专家。

多数赢家会告诉你,他们亏损的次数大于盈利的次数,为什么还能成功?原因就在于良好的资金管理。

我的胜率只有44.45%,但年收益率是124.5%,核心原因是没有出现单次重大亏损,每笔亏损交易的幅度都不大,但是把握住了几次重大的交易机会,获得了很高的收益。

我心目中理想的资金曲线是一种阶梯式的上升状态,按照的我理论,每当把握住一个机会,资金曲线出现一段明显的上涨走势之后,市场往往会进入到一种暧昧状态,随后如果不放缓节奏,继续留在市场,往往会导致盈利回吐,资金曲线下跌,这个阶段对我来说,控制交易节奏,甚至暂停一下交易,能够让资金在市场暧昧的阶段保持平稳。这样,等到下一次机会来临时,资金曲线又能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进一步上升。

当然,资金曲线要达到完美的阶梯式上升只是一种理想,实际交易中要做到其实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因为大部分时候,你无法知道行情的演化方式和市场运动的阶段性高低点,同时,为了把握下一次市场交易机会,往往需要试探成本,不可避免地会引发资金曲线上涨后的回落。

主动控制资金曲线,可以给我们的操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引,盈利阶段我们是不是要戛然而止?回撤过程中是不是要主动控制仓位,甚至停止交易?考虑这样的问题远比研究具体交易中的策略技巧重要得多。

我的助手几年前做过一个统计分析,她在设定一些风控条件的情况下,对一个交易员一年的资金曲线进行优化测试,先把一年的实际资金曲线图绘制出来,每当资金曲线回撤5%,假如暂停交易一天、两天、三天,会得到三张新的资金曲线图,通过比较,这三张模拟的资金曲线图之间结果差异并不大,但和原始的资金曲线图相比,采取暂停交易策略,整体权益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暂停几天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主动暂停的动作。

有一个交易高手,连续几年都保持着一种比较稳健的收益状况,每年的回报率大约在20%左右。有一次我去他们公司,他和我谈到他的操作策略,说自己在单个账户上每次动用的资金一般也就是5%左右,10%的就算是重仓了,最有把握的时候,也不超过15%。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眼光长远,对投资的本质、对复利效应、对风险和回报的关系等,都有深邃的理解和洞察,没有这样的智慧和胸怀,是不会有这种操作思路的。

我把期货交易的风险管理也用四道防线来比喻,仓位管理相当于最外围的关宁锦防线,主动止损、时间止损相当于北京郊区的防线,被动止损相当于北京明代古城墙的防线,单日风控底线和资金净值管理相当于紫禁城的护城河和城墙的最后防线。

重仓交易是极度危险的,在这一关上我们如果适当控制,未雨绸缪,期货交易的安全就有了基本的保证。我个人的操作策略是试探盈利加码,目的就是保证盈利时仓位大,亏损时仓位小。

所谓时间止损,就是当我开仓以后,市场价格运动没有符合我的预期,交易结果没有正反馈,我会主动减仓,有意识地降低风险。

现实中的人永远都不能摆脱非理性的一面。

利弗莫尔的结局就是对交易员内在控制很悬的最生动的注解。

我认为空谈投资心态没有任何意义,良好的心态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在艰难、漫长的死亡游戏中,只有死里逃生的残存者才有资格谈论的话题:他是如何熬过那种让人绝望、令人窒息的过程,有意无意进入到心如止水、成败得失处之淡然的精神境界的。

关于自我控制和心态方面,我在训练公司交易员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无论我如何提醒、暗示、引导,包括让他们眼光要看远一点,格局要大一些,只要按照体系信号操作,不要在乎输赢,只要操作动作合理就行,亏损时不要着急,慢慢来等等,可谓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后来意识到,在交易员内心世界成熟这件事上,我不可能越俎代庖,需要他们自己,也只能依靠他们自己,在一次次的交易中去感受、体会、磨炼,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成长升华。

成功的交易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但是,为了在凶险的交易世界里不被消灭,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只有确定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有优势、有胜算的交易模式,投机者才能明确知道自己在市场中关注什么,寻找什么,哪些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哪些变化对自己是没有意义的,以及什么时候应该采取行动等等。

滔滔江水,只取一瓢饮,面对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保持的心态。

所谓稳,指的是投资者在没有机会时有足够的耐心,不乱做,这是对待交易机会的态度。

刻意为之,势必反之;自然为之,有心而为之。

盯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专注执着,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是一个人做好任何事情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在期货行业更是如此。

第五章 投资思路与策略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自身无数次的实践,才能把投资思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

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它是一件单纯的事,投资者能够达到相对纯粹的境界,是真正的大愚若智。

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指的就是没有思路的人。

有人说,交易之道由心开始,次正理念,再次策略,最后技术。世人反其道而行之,故事倍而功半,期货交易首正其心。

林广茂先生讲到:”无根浮盈空欢喜,未悟真经套中人“。所谓的”无根“,在我看来,就是没有明确的交易思路,没有内在的投资思想和投资逻辑的一致性。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交易思路就是你对交易的完整系统观,是对整个交易环节完整思考后的智慧结晶。

投资者在重大机会来临时应该追求暴利,而不是蝇头小利。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抓住了,你的投资人生就会上一个台阶,抓不住,你的投资人生就会在原地徘徊。

投资者在追求暴利目标时,一旦重大机会来临,应该坚定地持仓不动甚至浮盈加仓。

越是成熟的交易者,个人交易风格越鲜明,思维和行为方式具有逻辑性和前后一致性。

从长期来看,期货市场的投机成功有它的规律,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原则,包括顺势而为、合理的盈亏比、有优势有胜算的模式等。任何投资风格的形成,都不能和这些成功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即便短暂成功也难以持久,也就不可能形成什么交易风格。

从投机的角度看,我觉得有两种风格是成功交易员中比较常见的:一是顺势、轻仓、止损、长线;二是顺势、重仓、相对短的止损、中短线。

一味地追求高回报,违反基本的投资成功规律,终究是走不远的。

我追求的是在市场特殊情况下稀缺性的重大趋势交易机会。按照我的趋势结构理论来解释,实际上是顺势结构外的交易机会。

实际操作中,我并不完全认同趋势跟踪理论那种机械地跟随趋势,不做任何主观取舍的策略。我希望甘蔗只吃最甜的一段,行情只去把握市场中最淋漓的一段。我也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否理性,但是,这就是我的交易。

多好的交易思路和想法也要通过具体的进场策略、加码策略、止损策略、持仓策略、平仓策略等很多环节来实现。

我刚开始做交易时,也不知道什么试探加码策略。当我看到机会时,要么不做,要么重仓出击,基本属于孤注一掷式的赌徒。结果无非两种情况:要么大赚一笔,要么输的一塌糊涂。

试探的过程既是一个情绪酝酿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市场印证的过程。通过体验市场的正反馈或者负反馈,对我评估市场走势的真实意图,识别交易机会的真假很有帮助。

使用试探加码策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在判断失误,交易亏损的时候仓位小,判断正确,交易盈利的时候仓位大,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把握市场重大波动的利润,获取高回报。

在投机市场,我属于比较传统的那一派,继承的是利弗莫尔和史坦利·克罗的交易理念,反对日内频繁交易。

频繁的交易基本判了你死刑:不要盼望你能在高抛低吸的短线交易中获胜。

我有一个学生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同样一套交易系统,单次止损幅度设置得过小,长期看资金曲线一直处于缓慢下降状态;单次止损幅度设置得大一些,长期来看交易是盈利的,资金曲线一直在上升。这种现象与我们的常识似乎相悖,所以,止损设置是交易中很困难、很主观的一门艺术。

大多数时候,我主张宽止损,只有在一种特殊的市场状态下,也就是市场突破的临界状态,未来走势非此即彼,这时候可以加大仓位,止损幅度可以比正常状态小很多。

风险管理和进攻之间天然存在矛盾,一味强调进攻,可能造成风险失控;过于强调风险管理,又会限制盈利。

遇到状态不好,连续亏钱时,就每天减量,降低风险度,甚至休息放松几天。然后再慢慢开始做单,当资金一段时间累计盈利,有一定程度的安全垫了,就可以适当放大风险度,去博更大的利润。

我在多年的操盘生涯中也形成了一个自己的交易习惯:每天收盘以前,仔细审查一遍自己保留的仓位,凡是感觉可疑的、有问题的单子,一律清除。而只持有自己认为有前途、有信心,而且最好是有浮动盈利的交易。

我的经验表明,因为期货投机的高风险,勉勉强强、可做可不做的交易,还是不要去做为妙。

投资者应该采用这样的操作策略:在判断正确,盈利的时候你仓位很大,判断失误,亏损的时候你仓位较小。通过试探、加码,投资者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相当长时间,我一直陷入投资错误的一个怪圈中无法自拔:没有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耐心等待我能把握的机会上,从中牟利,而是成为期货交易的探索者,期货研究的发烧友,以为通过了解、精通期货市场各门各派的理论,自然而然就成为赢家,为此付出的时间、金钱损失的代价难以估量。

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单纯的事情,投资者能够达到相对纯粹的境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千方百计解难题,把投资技巧往复杂化方向发展,看起来很聪明,恰恰是大愚若智的表现。

第六章 投资信仰

按照哲学家的定义,信仰是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

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人的有限性是不会改变的。

投资有科学成分,但投资肯定不是一门传统意义上的经典科学,否则科学家就把投资者的事情全部做了,成为金融市场的超级赢家了。

我曾经是一个盲目疯狂的赌徒,曾经在无数的交易思想、方法之间摇摆不定,曾经妄想建立全天候的操作系统,所有这一切带来的结果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失败。

每一次,当我信仰不够坚定,不遵守体系,无论盈亏,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类似于亵渎神灵带来的痛苦和不安。

只有信仰才是我们灵魂的拯救者,才是交易智慧的坚实基础。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因为投资者内心有一套自己信任的理论体系,心灵是纯粹的,思想是单纯的,看到的世界是简单的,交易思路是清晰的,交易动作是简洁的。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有信仰的投资者在方向的判断,进场时机的选择,是否进场的决定,进场以后是否持仓,持仓以后到底该什么时候平仓,这些问题的每一步上,他不会迷茫不安,犹豫不决,反复思考。在这一点上,有投资理论信仰的人,和没有理论信仰的人,差别巨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投资方法或者原则,不在于你掌握和运用它的熟练程度,而在于你对这种方法或者原则是否真的相信,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无论遭遇怎样的危机或者逆境,能够始终坚守住自己的投资方法和原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从概率角度讲,单次交易可能面临的亏损,阶段性的低潮,都是我们体现固有的一部分,我们不会对此过于烦恼,能够相对坦然地接受自己所选择的体系的缺陷。另外,金融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过程中会有无数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永远如影随形,这种防不胜防的黑天鹅事件,我们也无法控制,只有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投资市场没有包赚不赔的方法,投资成功的核心是亏小钱赚大钱,这是投资市场成功的基本规律。对于一个有优势、有胜算的交易体系而言,任何单次交易盈亏并不重要,长期而言,投资者只要控制好风险,一致性地根据体系操作,结果是有保证的。但在真实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急功近利,仅仅依据一两次交易的盈亏、短期市场的正负反馈,就对交易体系盲目乐观或者失去信心。

心理、思想上有杂念,在实际交易中往往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容易陷入脚踩两条船,什么机会都想要的境地。

你用我们的体系去理解、观察市场,你看到的是用我们的体系理解到的、观察到的市场。如果你欲望太大,同时夹杂着别的理论体系方法,那么你实际上是用多种不同的观念去看待市场,你看到的并非是你想象中的清澈世界,而是一个混乱的世界。

在庞大的市场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的,作为一名投机者,不可能什么样的波动都去抓,什么样的利润都想要,应该拥有的是面对欲望时的自我克制,老老实实地从市场中挑选出什么才是适合你的,属于你的机会。

自我克制的前提是自我认知,多数人往往徘徊在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无法对自我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理想中的自我会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现实中的自我,其实是不自由的,是环境的产物。作为一个投资者,如果不能清晰、明确地限定自身的能力圈,那么很有可能陷入贪婪和恐惧的恶性循环中。

必须要有舍有得,放弃一些对于你来说莫名其妙的行情,承认很多难以理解的市场波动不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之内。

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根本不应该做超出自身能力圈以外的事情,哪怕这样的赌博有利可图,也是不理智的。这会打破我们内心世界的宁静,放纵自己的欲望,陷入市场给我们的贪婪挖下的陷阱。

很多情况下,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傻子,是一件很那的事情。只有不断地做减法,用规则来限制自身的欲望,一个投资者的思维、心态才能从杂多走向纯粹,从复杂走向单纯。

选择的交易模式在长期运用的过程中,熟能生巧,越来越能够体会这套交易手法、交易技巧的微妙之处,庖丁解牛,唯手熟尔,对市场机会的把握越来越精准,也越来越有信心。

投机交易是会上瘾的,就像毒瘾、毒瘾。

我曾经做了一件极为愚蠢的事情,相当长时间,我一直尝试把各门各派的投资理论、方法、工具这在一起,打造一套适合于市场所有状况的全天候操作系统。趋势行情能做,震荡行情也能做;长线能做,短线也能做。反正,这套交易体系能够抓住市场大大小小的所有波动。

投资者在接受这套理论的同时,也必须同时认同它的唯一性。如果我同时相信不同的投资理论,有多重信仰,便会陷入思维混乱、行为无所适从的万劫不复之地。

人性本质上是希望追求完美,我们无意识中总是在追寻无限的智慧,试图理解市场的本质,追求终极意义上的市场真理。

无意中把自己当做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用有限去追求无限,追求完美,这就是投资市场中大多数人失败命运的原因之一。

投资者行为的真正动力一定来自于干净超越的灵魂,来自于对自我投资体系的信仰。当你的精神世界开始堕落,所有的交易规则和理论都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你在金融市场的失败成为无可逃避的必然。

作为一个投资者,为了成功必须长期地进行精神上的自我净化,也可以说是修炼,努力拯救自己的灵魂。

以平和心态看待成败得失,成功的事情简单重复地去做,是投资者的一种很高的修养和境界。

期货交易就像一个赌局,我们虽然赌的是市场未来走势,但是却不能在开牌以后才下注,而是要在开牌之前作出决定。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决策,没有勇气和胆量去行动,一个人是不可能成事的。

市场走势的变化无常,短期价格的暴涨暴跌;外在的、内在的恐吓和诱惑等等,都会干扰、扭曲我们合理的投资逻辑和行为。如果我们内心深处没有强大的信念作为心理支撑,是不太可能读过投资过程中的难关,到达成功彼岸的。

信则灵,这句话是我年轻时候完全不相信的,觉得荒唐头顶,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是个骗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感觉到这句话有道理,很深刻。

无数次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当我自作聪明,主观地对它给出的信号进行二次过滤时,我的选择总是被证明是极为愚蠢的。

有人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我们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我们才有希望。

实际上,市场没有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你无法据此去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你交易的只是你自己信仰的思想体系而已。

你怎样信仰,你就怎样投资。

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因为宗教只求人之信仰,不叫人洞察,没有洞察便是无明,无明便是无觉解,无觉解便不可能有天地境界。所以,宗教境界的信仰还是比天地境界的智慧要略微差一些。

后记

略。


上一篇 《荣枯鉴》

微信公众号:时空波隐者
文章目录